△《茶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蔡襄撰。襄莆田人。仁宗赐字曰君谟。(见集中谢御笔赐字诗序。)仕至端明殿学士。谥忠惠。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乃其皇祐中为右正言修起居注时所进,前后皆有襄自序。前序称,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於烹试,曾未有闻,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后序则治平元年勒石时作也。分上、下二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皆所谓烹试之法。《通考》载之,作试茶录。然考襄二序,俱自称《茶录》,石本亦作《茶录》,则试字为误增明矣。费衮《梁谿漫志》载有陈东此书跋曰,余闻之先生长者,君谟初为闽漕,出意造密云小团为贡物。富郑公闻之,叹曰,此仆妾爱其主之事耳,不意君谟亦复为此!余时为儿,闻此语亦知感慕。及见《茶录》石本,惜君谟不移此笔书旅獒一篇以进云云。案《北苑贡茶录》称,太平兴国中,特置龙凤模,造团茶,则团茶乃正供之土贡。《苕溪渔隐丛话》称,北苑官焙,漕司岁贡为上,则造茶乃转运使之职掌。襄特精其制,是亦修举官政之一端。东所述富弼之言,未免操之已蹙。《群芳谱》亦载是语,而以为出自欧阳修。观修所作《龙茶录》后序,即述襄造小团茶事,无一贬词。知其语出於依托,安知富弼之言不出依托耶?此殆皆因苏轼诗中有前丁后蔡致养口体之语,而附会其说,非事实也。况造茶自庆历中事,进录自皇祐中事,襄本闽人,不过文人好事,夸饰土产之结习,必欲加以深文,则钱惟演之贡姚黄花亦为轼诗所讥,欧阳修作牡丹谱,将并责以惜不移此笔注《大学》、《中庸》乎?东所云云,所谓言之有故,执之成理,而实非通方之论者也。
《倦圃莳植记》·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曹溶撰。溶有《崇祯五十宰相传》,已著录。兹编乃溶自山西阳和道归里,筑室范蠡湖上
《墨经》·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载毛晋《津逮秘书》中。原本题曰晁氏撰,不著时代名字。诸书引之,亦但曰《晁氏墨经》。考何
《燕几图》·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黄伯思撰。考伯思为北宋时人,卒於徽宗初年。此本前有自序,乃题绍熙甲寅十二月丙午
《奇器图说》·三卷、《诸器图说》·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奇器图说》,明西洋人邓玉函撰。《诸器图说》,明王徵撰。徵,泾阳
《茶疏》·一卷(内府藏本)明许次纾撰。次纾字然明,钱塘人。是书凡三十九则,论采摘收贮烹点之法颇详。中间择水一条,误以金山
《牡丹史》·四卷(内府藏本)明薛凤翔撰。凤翔字公仪,亳州人。由例贡仕至鸿胪寺少卿。明时亳中牡丹最盛,凤翔家园种艺尤多,因
《海棠谱》·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陈思撰。思有《宝刻丛编》,已著录。此书不见於《宋史·艺文志》,惟焦竑《国史经籍志》
《百菊集谱》·六卷、《菊史补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史铸撰。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人,即嘉定丁丑注王十朋会稽三赋
《观石后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编皆记其客福建时所得寿山诸石,一一详其形色
《蟹谱》·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傅肱撰。肱字自翼,其自署曰怪山。陈振孙谓怪山乃越州之飞来山,则会稽人也。其书分上、下
《异鱼图赞笺》·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世安撰。世安有《大易则通》,已著录。杨慎《异鱼图赞》,间有自注,仅标所据书名
《泉志》·十五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宋洪遵撰。遵有《翰苑群书》,已著录。是书汇辑历代钱图,分为九品,自皇王偏霸以及荒外之国
《茶约》·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何彬然撰。彬然字文长,一字宁野,蕲州人。是书成於万历己未。略仿陆羽《茶经》之例,分种法
《茶寮记》·一卷(内府藏本)明陆树声撰。树声有《平泉题跋》,已著录。树声初入翰林,与严嵩不合。罢归后张居正柄国,欲招致之
《虎薈》·六卷(内府藏本)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是编末有黄庭凤跋,谓继儒病疟,王穉登贻以虎苑一帙佩之
《亳州牡丹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千顷堂书目》列朱统《牡丹志》后,疑亦统作也。亳之牡丹始薛蕙,亳之《
《天厨聚珍妙馔集》·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言皆制造饮食法度科例,分类编次。有汝阳史维泉序,曰,东原鬻书,李顺
《铜剑赞》·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梁江淹撰。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官至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醴陵侯。谥曰宪。事迹具
《漫堂墨品》·一卷(内府藏本)国朝宋荦撰。荦有《沧浪小志》,已著录。荦所藏墨,张仁熙既为品次。越十四年,为康熙甲子,又积
《汤品》·(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分十六品。首为煎法,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次为注法,以缓急言者凡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