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子》·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周公孙龙撰。案《史记》,赵有公孙龙,为坚白异同之辨。《汉书·艺文志》,龙与毛公等并游平原君之门,亦作赵人。高诱注《吕氏春秋》,谓龙为魏人,不知何据。《列子》释文,龙字子秉,庄子谓惠子曰,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秉即龙也。据此,则龙当为战国时人。司马贞《索隐》谓龙即仲尼弟子者,非也。其书《汉志》著录十四篇,至宋时八篇已亡,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凡六篇。其首章所载与孔穿辨论事,《孔丛子》亦有之,谓龙为穿所绌,而此书又谓穿愿为弟子,彼此互异。盖龙自著书,自必欲伸己说。《孔丛》伪本,出於晋、汉之间,朱子以为孔氏子孙所作,自必欲伸其祖说。记载不同,不足怪也。其书大旨疾名器乖实,乃假指物以混是非,借自马而齐物我,冀时君有悟而正名实,故诸史皆列於名家。《淮南鸿烈解》称,公孙龙粲於辞而贸名。扬子《法言》称,公孙龙诡辞数万。盖其持论雄赡,实足以耸动天下,故当时庄、列、荀卿并著其言,为学术之一。特品目称谓之间,纷然不可数计,龙必欲一一核其真,而理究不足以相胜,故言愈辨而名实愈不可正。然其书出自先秦,义虽恢诞,而文颇博辨。陈振孙《书录解题》概以浅陋迂僻讥之,则又过矣。明锺惺刻此书,改其名为《辨言》,妄诞不经。今仍从《汉志》,题为《公孙龙子》。又郑樵《通志略》载此书,有陈嗣古注、贾士隐注各一卷,今俱失传。此本之注,乃宋谢希深所撰,前有自序一篇。其注文义浅近,殊无可取,以原本所有,姑并录焉。
《牖景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徐三重撰。三重有《馀言》,已著录。此书名牖景者,盖取北人读书如显处视月,南人读书如牖
《浑然子》·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张翀撰。案《明史》有两张翀,一在列传第八十者,字习之,潼川人。正德辛未进士,官户科
《卮言馀录》·十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林炫撰。炫字贞孚,闽县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通政司参议。是编乃其随笔劄记,多谈典
《快书》·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闵景贤、何伟然同编。景贤字士行,乌程人。伟然字仙臞,仁和人。是编割裂诸家小品五十种,
《两京遗编》·五十七卷(内府藏本)明胡维新编。维新,馀姚人。嘉靖己未进士,官监察御史。是刻凡新语二卷,贾子十卷,盐铁论十
《路史》·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旧本题青藤山人撰。青藤山人,徐渭别号也。渭有《笔元要旨》,已著录。渭以才俊名一时,然
《山居代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凡胪列山居、园居、舟居、游居、瓢居、独居、酣居、宵居、睡居、病居十目,
《瓶花斋杂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袁宏道撰。宏道有《觞政》,已著录。此书多记闻见杂事,及经验医方,间及书传,持论
《洹词记事抄》·一卷、附《明良记》·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李鹗翀编。鹗翀字如一,江阴人。洹词本崔铣所著文集,鹗翀摘其论
《物理小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方以智撰。以智有《通雅》,已著录。此书为其子中通、中德、中发、中履所编,又《通雅
《女教书》·四卷(永乐大典本)元许熙载撰。熙载字献臣,彰德相州人,参知政事有壬之父也。是编集经书及先儒之言,凡有关於女教
《颍川语小》·二卷(永乐大典本)案《颍川语小》,《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其散见《永乐大典》中者,惟题为陈叔方
《丰暇观颐》·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有序三首,一称懒散道人,一称见庐主人,一称醉醒逸叟,而卷首复题醉醒逸叟
《检蠹随笔》·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杨宗吾撰。宗吾字伯相,成都人。官锦衣卫指挥。大学士廷和之曾孙,修撰慎之孙也。是书
《宵练匣》·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得之撰。得之自号参玄子,乌程人,一云靖江人。是书凡分三编。曰稽山承语,纪其闻於师者
《采芹录》·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徐三重撰。三重有《馀言》,已著录。是编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三卷多论学校贡举,
《韵石斋笔谈》·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姜绍书撰。绍书有《无声诗史》,已著录。是书仿周密《云烟过眼录》,记所见古器书
《六诏纪闻》·二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上卷曰会勘夷情录,乃嘉靖十四年建昌道兵备副使俞夔处置四川盐井卫士千户与云南丽永
《智囊补》·二十八卷(内府藏本)明冯梦龙撰。梦龙先於天启丙寅成《智囊》一书,以其未备,复辑此编。其初刻补遗一卷,亦散入各
《困学纪闻》·二十卷(通行本)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考证之文。凡说经八卷,天道、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