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二十一卷(内府藏本)
汉淮南王刘安撰,高诱注。安事迹具《汉书》本传。《汉书·艺文志·杂家》,《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所存者二十一篇,盖内篇也。高诱序言此书大较归之於道,号曰鸿烈。故《旧唐志》有何诱《淮南鸿烈音》一卷,言鸿烈之音也。《宋志》有《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亦鸿烈之解也。而注其下曰淮南王安撰,似乎解亦安撰者。诸书引用,遂并《淮南子》之本文亦题曰《淮南鸿烈解》,误之甚矣。晁公武《读书志》称,《崇文总目》亡三篇,李淑《邯郸图书志》亡二篇。其家本惟存原道、俶真、天文、坠形、时则、览冥、精神、本经、主术、缪称、齐俗、道应、泛论、诠言、兵略、说林、说山十七篇,亡其四篇。高似孙《子略》称,读《淮南》二十篇。是在宋已鲜完本。惟洪迈《容斋随笔》称,今所存者二十一卷,与今本同。然白居易《六帖引》乌鹊填河事,云出《淮南子》,而今本无之,则尚有脱文也。公武谓许慎注称记上,陈振孙谓今本题许慎注,而详序文即是高诱,殆不可晓。芦泉刘绩又谓记上犹言标题进呈,并非慎为之注。然《隋志》、《唐志》、《宋志》皆许氏、高氏二注并列。陆德明《庄子释文》,引《淮南子》注称许慎。李善《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引《淮南子》,注或称高诱,或称许慎,是原有二注之明证。后慎注散佚,传刻者误以诱注题慎名也。观书中称景古影字,而慎说文无影字,其不出於慎审矣。诱,涿郡人,卢植之弟子。建安中辟司空掾,历官东郡濮阳令,迁河东监。并见於自序中,慎则和帝永元中人,远在其前,何由记上诱注?刘绩之说,盖徒附会其文而未详考时代也。
《经子法语》·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洪迈撰。迈有《史记法语》,已著录。迈兄弟并以词科起家,此书盖即摘经子新颖字句以
《东谷所见》·一卷(内府藏本)宋李之彦撰。之彦,永嘉人,东谷其所自号。书中教导一条,称游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孙屡矣
《文园漫语》·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旧本题程希尧撰。不著时代,亦不详其始末。书中诗韵更定一条,称我朝洪武正韵,则明人也
《古穰杂录》·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李贤撰。贤有《天顺日录》,已著录。是编乃所著笔记,间抒议论,而述时事者为多
《尚絅小语》·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姚张斌撰。张斌号尚絅,亦号絅生,金谿人。天启乙丑进士。是编皆其杂著笔记,多论人情世
《芥隐笔记》·一卷(通行本)宋龚颐正撰。颐正字养正,处州遂昌人。本名敦颐,光宗受禅,改今名。为国史院检讨官。其书名《芥隐
《博物要览》·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谷泰撰。泰字宁宇,官蜀王府长史。其书一卷纪碑刻,二卷纪书,三卷纪画,四卷纪铜器,
《择执录》·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家启撰。家启字诚庵,蔚县人。顺治辛卯举人,官广东新会县知县。是书杂采嘉言善事,
《读书笔记》·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祝允明撰。凡三十四条,言颇近理,不似其他书之狂诞。前有自议,称於乙巳居忧时偶
《可如》·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德镛撰。德镛字孔昭,鄞县人。其书取禽兽鱼虫之事,合於忠孝节义者,分类摘录,共六十三门
《训俗遗规》·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宏谋编。宏谋有《大学衍义辑要》,已著录。此书乃其为江苏按察使时以狱讼繁多,因集
《岩下放言》·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叶梦得撰。其自崇庆节度使致仕退居卞山时作也。陈振孙《书录解题》作一卷,此本乃三卷,
《六研斋笔记》·四卷、《二笔》·四卷、《三笔》·四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明李日华撰。日华有《梅墟先生别录》,已著录。
《鬼谷子》·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案《鬼谷子》,《汉志》不著录。《隋志》纵横家有《鬼谷子》三卷,注曰周世隐於鬼谷。《玉海
《常谈考误》·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周梦旸撰。梦旸有《水部备考》,已著录。是书卷首诸序皆称《常谈考误》。而其书题曰《
《外戚事鉴》·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千顷堂书目》有明宣宗《御制外戚事鉴》五卷。於汉以下历代戚里之
《涧泉日记》·三卷(永乐大典本)宋韩淲撰。淲字仲止,涧泉其号。世居开封,南渡后其父流寓信州,因隶籍於上饶。陶宗仪《说郛》
《积承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其门人吴思诚编。以其承受於师门者积为一书,故曰《积承录》。卷首即拈真心二字立
《灌畦暇语》·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书中皆自称曰老圃,唐太宗一条独称臣,称皇祖,知为唐人。蒲且子一条称近吴
《文苑英华钞》·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编。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是编乃采摘《文苑英华》中典雅字句可供文章之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