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王观国撰。观国,长沙人。其事迹不见於《宋史》,《湖广通志》亦未之载。惟贾昌朝《群经音辨》载有观国所作后序一篇,结衔称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监押,末题绍兴壬戌秋九月中澣,则南渡以后人也。考晁公武、陈振孙两家书目及《宋史·艺文志》是书俱未著录,吴曾《能改斋漫录》、赵与旹《宾退录》引之,均称曰《学林新编》。而今所传本,但题《学林》,无新编二字。考袁文《瓮牖闲评》、王楙《野客丛书》亦只称王观国《学林》,则当时已二名兼用矣。书中专以辨别字体、字义、字音为主。自六经、史、汉旁及诸书,凡注疏笺释之家,莫不胪列异同,考求得失,多前人之所未发。《宾退录》尝摘其误以不羹为羹颉,《瓮牖闲评》亦摘其议《资暇集》以行李为行,字无所根据,不知玉篇山部有此字,注释甚详。《能改斋漫录》又摘其谓《左传》季氏介其鸡当存高诱注以铠著鸡头,不当作蒙鸡之臆。佛氏精舍江表传载于吉事,是魏初已有之,观国谓自晋始有者为误。又孟子以言餂之,观国不取郭璞音义,而取玉篇音甜之说。京索之索,观国以为当音山客反,不知陆氏《释文》及五臣之注、韩退之之诗皆音悉落反,固未尝误,亦颇为他家所驳正。然考证之文,递相掎摭,此疏彼密,利钝互形,原不能毫无疵累。论其大致,则引据详洽,辨析精核者十之八九。以视孙奕《示儿编》,殆为过之。南宋诸儒,讲考证者不过数家,若观国者,亦可谓卓然特出矣。
《闲博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诸家书目亦不著录,大都述先正格言及达观保生之事。卷中有一条,称吾乡沈持要
《道驿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祖年撰。祖年字申伯,汤溪人。是集其所自编,凡再易刊版乃定。卷一曰正学阐微,泛论《
《天学初函》·五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之藻编。之藻有《頖宫礼乐疏》,已著录。初,西洋人利玛窦入中国,士大夫喜其博辩
《俗语》·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录古今谚语及方言,标其原始。凡经史小学诸书,皆见援据。其采自说部者,并各注
《搜采异闻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永亨撰。诸家书目皆不载,惟明商维濬《稗海》中刻之。今考其文,皆剽取洪迈《容
《吹剑录外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俞文豹撰。文豹字文蔚,括苍人。其始末未详。所作先有《吹剑录》,故此曰《外集》。然
《吹剑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俞文豹撰。文豹有《吹剑录外集》,已著录。此编作於淳祐三年癸卯。前有自序,谓取庄子吹剑
《东皋杂记》·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有明朝野杂事,间及经义及《音律诗话》。其中若辨康定易储,
《读书偶然录》·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程正揆撰。正揆字端伯,孝感人。前明崇祯辛未进士,官尚宝司卿。入国朝授光禄寺丞
《续观感录》·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方鹏撰。鹏有《昆山人物志》,已著录。自序谓明初周是修尝作《观感录》,纪古今孝义之事
《戒庵漫笔》·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李诩撰。诩字厚德,江阴人。少为诸生。坎坷不第,年八十馀而卒。所作《世德堂吟稿》、
《颜巷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衷灿撰。是书多记前言往行,其大旨归於淡泊。盖成於衷灿罢官之后,故以颜巷名编,然往
《正朔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魏了翁撰。其书力主周行夏时之说。首举《豳风》七月诗,次考六经及先秦古书与历代正史所书
《公馀笔记》·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文炳撰。文炳有《易象数钩深图》,已著录。此书乃其讲学之语。凡八十一篇,各立篇名
《蓉槎蠡说》·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程哲撰。哲字圣跂,歙县人。此编前有王士祯序,称其抱博辨之才,具论断之识,无雷
《萃古名言》·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赵民献编。民献,云南人。其书刻於崇祯初年。康熙中交河王琯官迤西道时得之於其子孙,已
《廉平录》·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傅履礼、高为表同撰。履礼题长芦盐运司知事,为表题沧州学正,其始末均未详也。是书采前代
《琴堂谕俗编》·二卷(永乐大典本)案《宋史·艺文志》载郑玉道《谕俗编》一卷,彭仲刚《谕俗续》一卷。虽相因而作,实各自为书
《学仕要箴》·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圻编。圻字邑翼,昆山人。卷首徐元文序,谓莘田侍御始集仕学格言,圻续为纂辑,凡分
《两山墨谈》·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陈霆撰。霆有《唐馀纪传》,已著录。是书考证古籍,颇为详赡,而持论每涉偏驳。如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