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语小》·二卷(永乐大典本)
案《颍川语小》,《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其散见《永乐大典》中者,惟题为陈叔方撰,而不著时代。书中称吕祖谦为吕成公。考《宋史》列传,祖谦卒未得谥,至理宗时始追爵开封伯,赐谥曰成,则是书在理宗以后矣。周密《癸辛杂识》载有叔方二事,称其字曰节齐。宋无名氏《诗家鼎脔》载有节斋陈昉叔方宫词一首,在赵葵之后,王迈之前,《宋诗纪事》亦称陈昉字叔方,号节斋,温州齐阳人,以父任入官,累除吏除尚书、端明殿学士,卒谥清惠。此一陈叔方也。又倪瓒《清閟阁集》有与陈叔方书二首,郑元祐《侨吴集》有元故慎独处士陈君墓志铭一首,称吴有隐君子曰陈君叔方,其名曰植,为宋遗民宁极先生陈深之子。此又一陈叔方也。是书无一字及元事,其宋之陈昉所撰欤?其考究典籍异同,朝廷掌故,酷似洪迈《容斋随笔》。其论文多辨别经史句法,又颇似陈骙《文则》。其中疏舛之处,如谓履端为闰月之名,则未考《左传疏》、《史记注》。谓叵罗不知何器,则未考《北史》祖珽傅及李白、岑参诗。谓只字《毛诗》以外别无所出,则未考《楚词》大招。谓钅宅尾讹为獭尾,由黄幡绰,则未考王建诗及王得臣《麈史》。谓林逋诗郭索钩辀用《本草》语,则未考扬子《法言》及李群玉诗。较之王观国《学林》、王应麟《困学纪闻》,皆为少逊。然大致考据详核,如辨女娲补天非炼石,则取张湛之说。辨同姓不必同氏,则从许慎之论。以及名称字义沿讹袭谬而不知者,皆一一订证,尤足以砭流俗之非。较之志俳谐,述神怪者,有益多矣。裒而录之,亦考证家之所取裁也。叔方旧本,卷帙无徵,今即《永乐大典》所存者,略以类从,编为二卷。
《学易居笔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俞镇撰。镇字伯贞,崇德人。其书共四十九条,多杂举经史成语及前哲格言,又颇斥佛、
《庸行篇》·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牟允中撰。允中字叔庸,天津卫人。是书因扬州史典《愿体集》而参补之。皆先正格言,分门
《师友谈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李廌撰。廌有《德隅斋画品》,已著录。是书记苏轼、范祖禹及黄庭坚、秦观、晁说之、张耒
《鸿苞》·四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屠隆撰。隆字长卿,鄞县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礼部仪制司主事。《明史·文苑传》附载《
《凝斋笔语》·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鸿儒撰。鸿儒字懋学,南阳人。成化丁末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谥文庄。事迹具《明史
《鸣道集说》·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金李之纯撰。案元好问《中州集》、刘祁《归潜志》并云李纯甫字之纯,则此书当为李纯甫作
《帝王宝范》·三卷(永乐大典本)明马顺孙撰。顺孙,江南人。洪武中布衣。是书杂采经史,分类编辑,其目二十有三。当太祖开创之
《书隐丛说》·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袁栋撰。栋号漫恬,吴江人。是书杂抄小说家言,参以己之议论,亦颇及当代见闻。原序
《金楼子》·六卷(永乐大典本)梁孝元皇帝撰。《梁书·本纪》称帝博总群书,著述词章,多行於世。其在藩时,尝自号金楼子,因以
《春明退朝录》·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宋敏求撰。敏求有《唐大诏令》,已著录。是书《文献通考》凡两出其名,一入於故事,一
《百感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相撰。相字汝弼,号古埜道人,怀宁人。前有正德庚午曾汉序,称其年四十贡成均,
《螺江日记》·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文檒撰。文檒有《大学偶言》,已著录。是书杂志经史疑义。如《尚书》笃信古文,《大
《智囊补》·二十八卷(内府藏本)明冯梦龙撰。梦龙先於天启丙寅成《智囊》一书,以其未备,复辑此编。其初刻补遗一卷,亦散入各
《扪虱新话》·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陈善撰。善字敬甫,号秋塘。史绳祖《学斋佔毕》称字子兼,盖有两字。善,罗源人。《学
《学斋佔毕》·四卷(通行本)宋史绳祖撰。绳祖字庆长,眉山人。受业於魏了翁之门。了翁《鹤山集》中有题史绳祖《孝经》一篇,即
《中说》·三卷(永乐大典本)元敖撰。,古文渊字,见夏竦《古文四声韵》。其爵里皆无可考。是书大旨,本乎图书,杂以佛、老。首
《存愚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纯撰。纯,永嘉人。嘉靖戊子举人。官至南康府知府。是编虽自称尊崇道学,然实无
《读书杂记》·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胡震亨撰。震亨有《海盐县图经》,已著录。是编乃其读书笔记。如引元稹《白集序》,证刊
《雪菴清史》·五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乐纯撰。纯字思白,号天湖子,沙县人。是书皆小品杂言。分清景、清供、清课、清
《闲家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俊撰。士俊字犀川,平越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河东总督。是编分家训、家礼、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