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胡爌撰。爌有《家规辑要》,已著录。是书杂考训诂,分为六类,援引采辑,颇有根据。其《论语》类中,如不舍昼夜,《朱子集注》从经典释文舍音捨,及作《楚辞辨证》,则取洪兴祖所引颜师古说,舍止息也,《论语》不舍昼夜谓晓夕不息耳,今人或音捨者非是。爌谓当以《辨证》之说为定。今也纯,《集注》从说文,爌引《仪礼》疏古缁纟才二字并行,《释文》云纟才音缁,依字系旁才,后人以才为屯,因作纯,是纯即缁也。君子不以绀緅饰,孔氏注一入曰緅,爌则引《尔雅》、《考工记》以正其误。卞庄子之勇,《集注》云见《说苑》,爌则以为先见《荀子》。邦无道则卷而怀之,《集注》谓於孙林父、甯殖放弑之谋不对而出,爌则据《左传》谓甯殖当作甯喜。子见南子,陈自明以为南蒯,爌则据《左传》南蒯叛时孔子年方二十有二,子路少孔子九岁,年方十三,诋其说为不通。其《孝经》类中,范祖禹《古文孝经说》言之不通也句,爌谓误以司马光注为经文。其《孟子》类中,摩顶放踵,据李善《文选注》所引放作致於二字。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据《汉书·食货志》所引,谓检当作敛。赵岐注以曾西为曾子之孙,以曹交为曹君之弟,《集注》并从之,爌则据《左传》斗宜申、公子申皆字子西,证当从《经典释文》,以曾西即曾申。据《左传》哀公八年宋人灭曹,证曹交乃以国为氏,非曹君之弟。又据《吕氏春秋》知孔子置邮传命之言为论舜服三苗。其《小学》类中,据《参同契》证急就篇之老复丁,据诅楚文在秦惠文王二十六年,知小篆非创自李斯,据顾命齐侯吕伋知《竹书》称太公卒於康王六年之妄,据张说谢碑额表知以季札墓碑为孔子书始於唐人,虽持论多本旧人,然要非空疏者可比。其经说类中,司马光语一条,自汉儒至宋庆历一条,尤深中末流之失。其俪考类中,论文考古,亦多可采。上方杨慎则不足,下较焦竑则胜之多矣。原本刻於明季,分为十卷。后版毁於火,其书遂亡。其裔孙得残阙旧本,复为掇拾,仅存论语八十一条,孝经十六条,孟子七十四条,小学四十二条,经说二十一条,俪考六十三条,特十之一二而已。然亦足以见其厓略矣。
《宜斋野乘》·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吴枋撰。枋字木方,江阴人。是书以《野乘》为名,而多涉考证。其中如谓孟尝君与
《研山斋珍玩集览》·(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孙炯撰。炯字挈菴,大兴人,吏部侍郎承泽之孙也。是书取《退谷随笔》中所
《分甘馀话》·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此书成於康熙己丑罢刑部尚书家居之时。曰分甘者,取王羲之与谢万书中语也。
《河上楮谈》·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朱孟震撰。孟震字秉器,新淦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是书多述旧闻
《西溪丛语》·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姚宽撰。宽字令威,嵊县人。父舜明,绍圣四年进士。南渡历官户部侍郎,徽猷阁待制。宽以
《进善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天柱撰。天柱字孟高,号擎菴,秀水人。康熙丙申,天柱寄迹南京,见风俗奢汰,因为
《榴园管测》·五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元复撰。元复字能愚,号醒斋,里籍未详。是编采永乐《性理大全》所列周子《太极图说
《栾城遗言》·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苏籀撰。籀字仲滋,眉州人。辙之孙,迟之子也。南渡后居婺州,官至监丞。籀年十馀岁时
《吹剑录外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俞文豹撰。文豹字文蔚,括苍人。其始末未详。所作先有《吹剑录》,故此曰《外集》。然
《嗜退庵语存》·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严有穀撰。有穀字既方,归安人。是书为其子我斯所刊。称其晚年结庵城东隅,颜曰嗜退
《虞精集》·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周伯耕撰。伯耕字更生,莆田人。是书盖杂家者流。其曰虞精,盖取虞人猎百禽之精意也。前有
《常谈》·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吴箕撰。箕字嗣之,新安人。乾道五年进士,授仁和主簿,分教临川。历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
《停骖录》·一卷、《续录》·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陆深撰。是编乃其罢山西提学佥事南归时所作。前录成於嘉靖九年,续录成於
《尹文子》·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周尹文撰。前有魏黄初末山阳仲长氏序,称条次撰定为上、下篇。《文献通考》著录作二卷。此本
《宋学商求》·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其学援儒入墨,纯涉狂禅。所刻《木
《三馀赘笔》·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都卬撰。卬字维明,号豫菴,吴县人,太常寺卿穆之父也。穆官工部主事时,封如其
《博学汇书》·十二卷(内府藏本)明来集之撰。凡读书所得,随笔记录,不分门目,惟以类相从,鳞次栉比,俾可互证。视他书丛杂无
《猗觉寮杂记》·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朱翌撰。翌字新仲,自号潜山居士,舒州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渡后官中书舍人。此编上
《芥隐笔记》·一卷(通行本)宋龚颐正撰。颐正字养正,处州遂昌人。本名敦颐,光宗受禅,改今名。为国史院检讨官。其书名《芥隐
《乐善录》·二卷(内府藏本)宋李昌龄撰。昌龄始末未详。书中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及叶梦得《岩下放言》,盖绍兴后人。大旨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