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小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董丰垣撰。丰垣字菊町,乌程人。乾隆辛未进士,官东流县知县。是书凡二十四篇,议礼者十之九。如前儒谓祭社即祭地,多不信《周礼》祭地於泽中方丘之文,丰垣因袭其说,而附会於《周礼》,谓泽中之方丘即王制之大社,同在库门内。今考《明堂位》曰,春社秋省。《郊特牲》曰,社祭土,日用甲。《月令》曰,中春择元日,命民社。《周礼》大司马,中春教振旅,遂以蒐献禽,以祭社。肆师、社之日,涖卜来岁之稼。《疏》曰,此社亦是秋祭社之日也。据此,则祭社自以春秋甲日,方丘自以夏日至,不得合而为一也。丰垣又因方丘一名方泽,遂牵一泽字,并合泽宫,方泽为一。今考《礼》,天子将祭,必先习射於泽。《疏》曰,泽,所在无文,盖於宽闲之处近水泽为之。又考《周官泽虞注》曰,泽,水所锺也。则方泽之宫,皆近川泽,库门之内焉得为水所锺乎?丰垣又谓卿大夫入官而受禄者,待臣之常数。有功而受地者,优臣之常典。则是无采地者其常,而有采地者其变。今考《礼运》曰,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为制度。云制度者,举其常也。则大夫有采,非优异之特典明矣。《晋语》曰,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言常制也。《荀子·正论篇》,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事二世。云五乘之地、三乘之地,皆言乎大夫、士之常禄也。《晋语》,韩宣子以秦后子及楚公子赋禄问於叔向,对曰: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夫二公子者上大夫也,皆一卒可也。宣子以秦公子富为难,叔向对以无绩於民,乃与子干均其禄。夫受此一卒之地,传明言无绩於民,则丰垣必云有功而始受地者,不亦误乎?《春秋·襄二十二年传》曰:国之蠹也,令倍其赋。盖倍鲁大夫御叔之赋也。杜注,古者家有国邑,故以重赋为罚,御叔於鲁,非有功之大夫,而有国邑。昭十六年传,郑大旱,使屠击、祝款、竖柎有事於桑山,斩其木。不雨,夺之官邑。夫屠、祝竖微职耳,而亦得有官邑,则谓有功始受地,何所据乎?丰垣盖误读《周礼》司勋之文,以赏田、加田为采地,故有是说也。丰垣又谓大夫三庙,王制有太祖而无曾祖,祭法有曾祖而无太祖,大夫干祫及其高祖,则未必有高祖庙矣。今考《大传》干祫及其高祖,《疏》曰,此言支庶为大夫土者耳。若适为大夫,亦得及太祖,故王制大夫有太祖。师说云,大夫有始祖者,鬼其百世,若有善於君得祫。则亦祫於太祖庙中,遍祫太祖以下。据此,则干祫止及高祖,自据无始祖庙者耳,丰垣即以证大夫无始祖庙,是见其一,不见其二也。《大传》曰,别子为祖。注曰:别子谓公子若始来在此国者,后世以为祖也。以为祖而无庙,岂尊祖之谓乎?《白虎通》曰,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不迁者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为小宗,五世而迁者也。高祖迁於上,宗则易於下。据此,则大宗不易於下,由始祖不迁於上也。大夫而为大宗,若无始祖庙,又何缘为百世之宗?核其所言,殊乖礼意,况周官祭仪有曰,凡祭祀,王之所不与则赐之禽,都家亦如之。注谓王所不与,同姓有先王之庙,则同姓之卿、大夫尚得远立祖王之庙,而先自绝其始封之祖可乎?是亦未之详检也。他如谓禹贡五服、职方九服二而实一,谓《周礼》公五百、侯四百里犹云今鲁为方百里五、非为方百里者二十五,谓祭法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不及鲁语郊尧而宗舜。亦皆前儒之绪论。至驳万斯同大禘祫一事,鲁禘不追所自出,及东周祖文宗武,不祖稷之说。又驳毛奇龄祧主别立庙,不藏太祖庙之说,议论最正,援据亦详,为有裨礼制。在近人之中,尚为究心经义者。虽论多出入,固亦有可节取者焉。
──右“杂家类”杂考之属,五十七部,七百七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考证经义之书,始於《白虎通义》。蔡邕《独断》之类,皆沿其支流。至唐而《资暇集》、《刊误》之类为数渐繁,至宋而《容斋随笔》之类动成巨帙。其说大抵兼论经、史、子、集、不可限以一类,是真出於议官之杂家也。〔班固谓杂家者流出於议官。〕今汇而编之,命曰杂考。)
《蒋说》·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蒋超撰。超有《峨嵋山志》,已著录。《蒋说》者,盖因其姓以名书,如僧肇著书名曰《肇论》
《问辨牍》·四卷、《续问辨牍》·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管志道撰。志道有《孟义订测》,已著录。是书萃其平日与人讲学之书,
《约言》·(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薛蕙撰。是编乃其退居西原时学养生家言,后读《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句,自谓有得,因作
《西溪丛语》·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姚宽撰。宽字令威,嵊县人。父舜明,绍圣四年进士。南渡历官户部侍郎,徽猷阁待制。宽以
《广销夏》·一卷、《广辟寒》·一卷、《销夏补》·一卷、《辟寒补》·一卷、《销夏再》一卷、《辟寒再》一卷、《寒夏合再》一卷
《掌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祖范撰。祖范有《经咫》,已著录。是书乃其劄记之文,皆考证名义训诂。然大抵捃摭旧文,
《翼学编》·十三卷(内府藏本)明朱应奎撰。应奎字丽明,广汉人。考太学进士题名碑,嘉靖辛丑科有朱应奎,锦衣卫籍,不知即其人
《暑窗臆说》·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钺撰。钺有《粤游日记》,已著录。是编则世德堂遗书之第四种也。前有自序,称三伏酷
《古今原始》·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赵釴撰。釴字子举,一字鼎卿,桐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此
《玉唾壶》·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一槐撰。一槐,钱塘人。万历末官临淄县知县。此书即其在临淄时所作,皆辨证经
《元明事类钞》·四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姚之骃撰。之骃有《后汉书补逸》,已著录。是编盖摘取元、明诸书分门隶载,亦江少
《困学纪闻》·二十卷(通行本)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考证之文。凡说经八卷,天道、地理、
《便民图纂》·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第一卷为农务图十五,第二卷为女红图十六,每图皆系以竹枝词一首,第三卷
《蕉窗杂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曰宋稼轩居士撰。稼轩,辛弃疾号也。故凡遇宋字必加皇字於上,以明其为真弃疾作。然
《格古要论》·三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明曹昭撰。昭字明仲,松江人。其书成於洪武二十年。凡分十三门,曰古铜器,曰古画,曰
《百家类纂》·四十卷(内府藏本)明沈津编。案明有两沈津,其正德中作《邓尉山志》及《欣赏编》者乃苏州人,此沈津慈谿人,嘉靖
《积承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其门人吴思诚编。以其承受於师门者积为一书,故曰《积承录》。卷首即拈真心二字立
《竹下寤言》·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文禄撰。文禄有《廉矩》,已著录。是编凡分十四篇。中称廉子者,皆自谓也。其
《古今释疑》·十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方中履撰。中履字素北,桐城人,方以智之子也。此书皆考证之文。一卷至三卷皆
《四本堂座右编》·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潮远编。潮远字卓月,扬州人。其序自称朱子之后,当有所考也。是书成於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