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璜新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孔平仲撰。平仲字毅父,一作义甫,清江三孔之一也。治平二年进士。元祐中提点京西刑狱。坐党籍,安置英州。崇宁初,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奉祠以卒。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一曰《孔氏杂说》。然吴曾《能改斋漫录》引作《杂说》,而此本卷末有淳熙庚子吴兴沈诜跋,称渝川丁氏刊版,已名《珩璜论》。则宋时原有二名。今刊本皆题《杂说》,而钞本皆题《珩璜新论》,盖各据所见本也。是书皆考证旧闻,亦间托古事以发议,其说多精核可取。盖清江三孔在元祐、熙宁之间皆卓然以文章名,非言无根柢者可比也。卷末附录杂说七条,在诜跋之前,皆此本所佚,疑为诜所补钞。今并附入,以成完书。至《珩璜》之名,诜已称莫知所由,又以或人碎玉之解为未是。考《大戴礼》载曾子曰:君子之言,可贯而佩。珩璜皆贯而佩者,岂平仲本名杂说,后人推重其书,取贯佩之义,易以此名欤?考平仲与同时刘安世、苏轼,南宋林栗、唐仲友,立身皆不愧君子,徒以平仲、安世与轼不协於程子,栗与仲友不协於朱子,讲学家遂皆以寇雠视之。夫人心不同,有如其面,虽均一贤者,意见不必相符。论者但当据所争之一事,断其是非,不可因一事之争,遂断其终身之贤否。韩琦、富弼不相能,不能谓二人之中有一小人也。因其一事之忤程、朱,遂并其学问、文章、德行、政事一概斥之不道,是何异佛氏之法不问其人之善恶,但皈五戒者有福,谤三宝者有罪乎?安世与轼,炳然与日月争光,讲学家百计诋排,终不能灭其著述。平仲则惟存《本集》、《谈苑》及此书,栗惟存《周易经传集解》一书,仲友惟存《帝王经世图谱》一书。援寡势微,铄於众口,遂俱在若存若亡间。实抑於门户之私,非至公之论,今仍加甄录,以持其平。若沈继祖之《栀林集》,散见於《永乐大典》者,尚可排缉成帙。以其人不足道,而又与朱子为难,则弃置不录,以昭衮钺,凡以不失是非之真而已。
《子苑》·一百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抄本之首有籍圃主人、麦溪张氏二小印,不知为著书之人、为藏书之人也。其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秦吕不韦撰,考《史记·文信侯列传》,实其宾客之所集也。太史公自序又称不韦迁
《芥隐笔记》·一卷(通行本)宋龚颐正撰。颐正字养正,处州遂昌人。本名敦颐,光宗受禅,改今名。为国史院检讨官。其书名《芥隐
《涌幢小品》·三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朱国桢撰。国桢有《大政记》,已著录。是书杂记见闻,亦间有考证,其是非不甚失
《柏斋三书》·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何瑭撰。瑭有《医学管见》,已著录。是书一为阴阳管见,一为乐律管见,一为儒学
《闲居录》·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吾衍撰。衍有《学古编》,已著录。是书乃衍劄记手稿,陆友仁得於衍从父家,录而传之,犹
《厚语》·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蓘撰。蓘字懋登,海盐人。万历中由贡生官於潜县训导。是编皆录长厚之事可为世法者,故曰《
《昭鉴录》·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洪武初奉敕撰。案《千顷堂书目》曰,太祖尝命礼部尚书陶凯等采录汉、唐以下藩王
《浣水续谈》·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朱孟震撰。是编乃万历十三年孟震官四川按察使时所作,故以浣水为名。浣水者,浣花溪也
《虑得集》·四卷、《附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华悰韡撰。悰韡字公恺,自号贞固处士,无锡人。入明之后,不仕而终。是编
《经济录》·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张炼撰。炼字伯纯,武功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佥事。是编上卷论捍御西北之计,
《遵生八笺》·十九卷(通行本)明高濂撰。濂字深父,钱塘人。其书分为八目。卷一、卷二曰清修妙论笺,皆养身格言,其宗旨多出於
《南园漫录》·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张志淳撰。志淳有《永昌二芳记》,已著录。是书前有正德十年自序,称因读洪迈《容斋随笔
《闻见类纂小史》·十四卷(浙江范懋柱天一阁藏本)明魏偁撰。偁字达卿,鄞县人。官石城县训导。是书内篇十七,皆记人伦文行之足
《篑斋杂著》·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陆垹撰。垹字秀卿,嘉善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此编乃其笔记,
《玉堂嘉话》·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王惲撰。惲有《承华事略》,已著录。是编成於至元戊子。纪其中统二年初为翰林修撰,知制
《纪录汇编》·二百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沈节甫编。节甫,乌程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谥端靖。是书采嘉靖以
《徽言》·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司马光编。光手抄诸子史集精语,置诸座右以自警。自题其首云“迂叟年六十八”,盖元
《见闻记忆录》·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余国桢撰。国桢字瑞人,别号劬庵,遂安人。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官富顺县知县。是编乃
《陆文定公书》·(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陆树声撰。是集首列适园杂著,次清暑笔谈,次善俗裨议,次乡会公约,次题跋,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