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谈》·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箕撰。箕字嗣之,新安人。乾道五年进士,授仁和主簿,分教临川。历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寻以疾卒。《宋史》不为立传,其事迹仅见於《徽州志》。所著尚有《听词类稿》十二册,已久佚不传。惟此书之目,《宋史·艺文志》载有一卷。今散见《永乐大典》各韵中者,抄撮薈萃,犹存一百馀条。大抵皆评骘史事,而间及於考证。《徽州志》称箕之在临川也,与陆九渊游,相与讲明义理,盖深有得於金谿之学。今以此书与《九渊文集》互勘,如《九渊经德堂记》论汉高祖为义帝讨项羽一事,谓新城三老深知天下大计,而箕亦谓新城老人独知而言之,汉有天下,遂定於此。又《九渊语录》论曹参相汉,谓其能师盖公,用黄老术,汉家之治,血脉在此;而箕亦谓参得安静之体,盖公清心之言,有以先入之。其旨趣往往相合,似乎墨守不变者。及观其论汲黯一条,《九渊集》中称黯仗节守义,虽曰未学,必谓之学,而箕乃以谓黯之直谏,本於气质,非学而得,故昧於大道。其说又如枘凿之不相入。可见箕之学术虽本陆氏,而亦不为苟同,与辅广诗《童子问》一字一句坚持门户者,其心术之公私,相去远矣。观尤袤与箕同时,而所辑《遂初堂书目》已列有常谈之名,则当日即珍重其书也。今以所存各条,依次裒缀,勒为一帙,用还《宋志》卷目之旧。中间所引《外史梼杌》、《国史补长编》诸条,或摘录原书,无所论断,疑《永乐大典》已有脱文。今无可校补,亦姑仍原本录之焉。
《潜书》·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唐甄撰。甄字铸万,达州人,侨寓苏州。顺治庚子举人。官长子县知县。宋李覯先有《潜书》,
《佳言玉屑》·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编。其体例与《多识集》、《雅说集》相同。所采凡陈继儒《读书十六观》十六条,
《今古钩玄》·四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诸茂卿撰。茂卿字子茂,诸城人。是编所取,大都小说为多,杂糅不伦,又不分门类,引证
《搜采异闻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永亨撰。诸家书目皆不载,惟明商维濬《稗海》中刻之。今考其文,皆剽取洪迈《容
《老老恒言》·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曹廷栋撰。廷栋有《易准》,已著录。是书皆言衰年颐养之法。前二卷详晨昏动定之宜,次
《岩下放言》·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叶梦得撰。其自崇庆节度使致仕退居卞山时作也。陈振孙《书录解题》作一卷,此本乃三卷,
《偶得绀珠》·一卷(内府藏本)明黄秉石撰。秉石字复子,江宁人。万历中以荐为推官,官至严州府同知。是编杂采诸书,饾飣少绪,
《闻见类纂小史》·十四卷(浙江范懋柱天一阁藏本)明魏偁撰。偁字达卿,鄞县人。官石城县训导。是书内篇十七,皆记人伦文行之足
《甘露园长书》·六卷、《短书》·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陈汝锜撰。汝锜字伯容,高安人。嘉靖中由贡生官建阳县训导。是编前
《宋学商求》·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其学援儒入墨,纯涉狂禅。所刻《木
《衡书》·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唐大陶撰。大陶字铸采,夔州人。书中自称官长子时事。盖尝为长子县知县也。是书凡核儒、仁
《卮林》·十卷、补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婴撰。婴字方叔,莆田人。崇祯庚辰以贡入京,特授上犹知县。是书体近类书,而考
《五伦懿范》·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曰天台鹿门子撰,不著名氏。前有康熙五年自序一篇,又有康熙十年四明山人鹤控子序一
《昭鉴录》·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洪武初奉敕撰。案《千顷堂书目》曰,太祖尝命礼部尚书陶凯等采录汉、唐以下藩王
《五子纂图互注》·四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龚士卨编。士卨爵里无考。前有自序,题景定改元,盖理宗时人。又有三私印,一曰
《明辨类函》·六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詹景凤撰。景凤有《画苑补益》,已著录。是书《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
《淮南子》·二十一卷(内府藏本)汉淮南王刘安撰,高诱注。安事迹具《汉书》本传。《汉书·艺文志·杂家》,《淮南》内二十一篇
《宾退录》·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赵与旹撰。与旹字行之。(案:宝祐五年陈崇礼作是书序,称其字曰德行,与墓志铭不同,或有
《垂训朴语》·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其德撰。其德字太华,桐乡人。据卷中灾荒纪事,称生於万历初年,而作记於崇祯十四、十
《黄帝祠额解》·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李维桢撰。维桢有《史通评释》,已著录。是书乃其奉诏谒黄帝陵,见旧祠取鼎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