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漫钞》·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赵彦卫撰。彦卫字景安,绍熙间宰乌程,又通判徽州。此书有开禧二年序,自署新安郡守。其所终则不可考矣。据自序,初名《拥炉闲记》,本止十卷,先刻於汉东学宫。后官新安,并刻后五卷,始易今名。案《文献通考》载《云麓漫抄》二十卷,又续二卷,与自序不符,岂其后此十五卷之外又有所增,抑《通考》误十卷为二十卷,误续五卷为二卷也。世传朱彝尊《曝书亭》所抄宋本,乃止十卷,是此书原非一本,未能断其孰是矣。书中记宋时杂事者十之三,考证名物者十之七,其记事於秦桧父子无贬词,而枉杀曲端一事,遗张浚而独归王庶,又称勘端反状,殊为曲笔,其考证颇为赅博。中有偶然纰漏者,如谓《论语》翔而后集,当非一雉,不知《诗》如集于木,《春秋外传》独集於枯,《家语》有隼集于陈庭,皆非群栖义也。谓魏之如姬乃取尊如王姬之意,不知古有如姓。而宋玉之赋神女,吕不韦之奉异人,战国之时,以姬为媵侍美称久矣。他如芙蓉花根为断肠草。乃陶宏景《名医别录》之说,而引为老圃之言以解李白诗。《周礼》冬官散在五官,乃俞庭椿复古之说,而矜为独见。至於以孟婆为元冥之配,以阿房宫之阿为阿娇、阿连之阿,以《诗》不显文王证太宗派下赵不衰等命名之非。而寿亭侯印一条,与《三国志》剌谬,米元章评书一条,与所作《书史》互异,皆不能知其依托,均为瑕类。然而辨《十八学士图》乃钦宗画赐张叔夜、李纲,误题为阎立本,又开元亦有十八学士,不止太宗,辨以黑为卢即《尚书》卢弓之训,非北方土语,辨行香非国忌之礼,辨《史记·龟策传》诸兆之名,辨王献之保母墓砖之伪,辨《博古图》误驳《三礼图》,辨王莽律权石,辨罗靖碑非父子同名,辨墓祭已见《周礼》,辨萧翼无赚兰亭事,皆言有根据,足资考核。至於吕大防《长安图》,原书已佚,此存其概。唐制科之名目,与宋送迎金使之经费,皆史志之所未详,自序以为可敌叶梦得《避暑录话》,殆不诬也。
《留留青》·六卷(通行本)明徐懋升编。懋升字元举,钱塘人。初,田艺衡作《留青日札》,驳杂颇甚。懋升删存六卷,因以《留留青
《读书十六观》·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陈继儒撰。采古人成语,自吕献可以下凡十六条,联缀成编,以为读书之法。命名之义,
《清寤斋欣赏编》·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象晋撰。象晋有《群芳谱》,已著录。是书分六类,曰葆生要览,曰儆身懿训,曰佚老
《无事编》·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项真撰。真字不损,秀水人。前明诸生。入国朝官景陵县知县。是书摭拾成文,漫无风旨,杂
《宗一圣论》·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吴应宾撰。应宾字尚之,桐城人。万历丙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目眚告归。《江南通志》
《隐居通议》·三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元刘埙撰。埙字起潜,南丰人。书中自称开庆元年年二十,则宋亡之时已年三十六,故於宋
《昭鉴录》·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洪武初奉敕撰。案《千顷堂书目》曰,太祖尝命礼部尚书陶凯等采录汉、唐以下藩王
《兰叶笔存》·(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释本以撰。本以字以轩,别号亦已,又号师岳叟,苏州人。书中载天启四年董其昌所记玉
《寿世秘典》·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丁其誉撰。其誉字蜚公,如皋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行人司行人。是书专为养生而作,凡
《稗乘》·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万历戊午,孙幼安得其本,为校正刊行。其类凡四,曰史略,曰训诂,曰说家,曰
《历代驸马录》·二卷(永乐大典本)明洪武中奉敕撰。其书取自汉至宋尚主之人,各叙其善恶事迹,以示法戒,亦演以俗语。
《方斋补庄》·(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方正瑗撰。正瑗字引除,号方斋,桐城人。康熙庚子举人,官至陕西潼商道。是书以《
《脚气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车若水撰。若水字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人。此书据其从子惟一跋,盖成於咸淳甲戌,因病脚
《欧馀漫录》·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闵元衢撰。元衢字康侯,乌程人。县有昇山,山麓有欧阳亭,故昇山一名欧馀山。元衢因以
《历代小史》·一百五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首有沔阳陈文烛序,称侍御李公所集,而中丞赵公刻之,皆不著其名字里籍,不
《春明退朝录》·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宋敏求撰。敏求有《唐大诏令》,已著录。是书《文献通考》凡两出其名,一入於故事,一
《真如子醒言》·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化隆撰。化隆自号真如子,广汉人。由贡生官主簿。其书分天道、地道、人道、懋修、订
《扪虱新话》·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陈善撰。善字敬甫,号秋塘。史绳祖《学斋佔毕》称字子兼,盖有两字。善,罗源人。《学
《雪履斋笔记》·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郭翼撰。翼字羲仲,昆山人,自号东郭生。因以东郭先生故事名其斋曰雪履。尝献策张士
《丛语》·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炯撰。炯字晋明,华亭人。万历己丑进士,官杭州府推官。是书成於万历癸巳,初无门目,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