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车若水撰。若水字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人。此书据其从子惟一跋,盖成於咸淳甲戌,因病脚气,作书自娱,故名曰《脚气集》。书中论孟子集义章一条,下有细字夹注云,此二章是癸酉八月所书,今录於此。则馀皆是冬所著也。若水少师事陈耆卿,学为古文,晚乃弃去,改师陈文蔚,刻意讲学。书中所谓筼窗先生者,耆卿号。克斋先生者,文蔚号也。故此书体例,颇与语录相近。其论《诗》,攻小序;论《春秋》,主夏正;论《礼记》,掊击汉儒,皆坚持门户之见。论《周礼》冬官,讥俞庭椿断定拨置,其说甚正,然必证以周官尚存三百五十,谓冬官不亡,则仍留柯尚迁等割裂之根。论《诗》三百篇为汉儒所伪托,与王柏之说相同。论《礼记》之畏压溺,以畏为疫气传染,尤为杜撰。其论史谓诸葛亮之劝取刘璋为申明大义,其论文谓李邕诸碑文不成文,理不成理,亦皆乖剌。然如论《周礼》载师乃园尘之征,非田赋之制,驳苏洵说之误,论春秋蔑之盟,主程子盟誓结信,先王不禁之说,及宋人盟于宿,主公羊以及为与之说,宰咺归赗。主直书天王而是非自见之说,均有裨经义。於朱子《四书集注》服膺甚至,惟谓《大学》格物难以训至,当从玉篇旧训,作比方思量之义。谓《论语》惟求则非邦也与以后,皆圣人之言,稍立异同,然大旨不殊。又谓诗集传当於纲领之后列诸家名氏,使之有传,此书不比《论》、《孟》,自和鸣挚别以下皆是取诸家见成言语,若不得前人先有此训,诗亦懵然,亦为公论。其他论蔡琬《十八拍》之伪,论白居易《长恨歌》非臣子立言之体,论《文中子》鼓荡之什为妄,论钱塘非吴境,不得有子胥之潮,论子胥鞭尸为大逆,论王羲之帖不宣字,皆凿然有理。论击壤为以杖击地,论应劭注《汉书》误以夏姬为丹姬,皆足以备一说。论杜鹃生子百鸟巢一条,虽未必果确,亦足以广异闻也。
《戒庵漫笔》·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李诩撰。诩字厚德,江阴人。少为诸生。坎坷不第,年八十馀而卒。所作《世德堂吟稿》、
《木钟台集》·(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此编凡分二十九种,曰礼元剩语,曰真谈,
《兰芳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徐三重撰。三重有《馀言》,已著录。是编皆录古人轻世遗荣之事,分内外二篇。自序谓内篇近
《元明事类钞》·四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姚之骃撰。之骃有《后汉书补逸》,已著录。是编盖摘取元、明诸书分门隶载,亦江少
《暑窗臆说》·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钺撰。钺有《粤游日记》,已著录。是编则世德堂遗书之第四种也。前有自序,称三伏酷
《读书考定》·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良儒撰。良儒字穉修,湖北人。崇祯中由荫生官光禄寺典簿。是书分天象、时令、地舆、
《初潭集》·十二卷(内府藏本)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此乃所集说部,分类凡五: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
《谔崖脞说》·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章楹撰。楹字柱天,浙江新城人。雍正癸丑进士,官青田县教谕。是书皆其随意抄撮之语,
《试笔》·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欧阳修撰,末有苏辙、苏轼二跋。盖杂集其手书墨迹,录而成编,故往往与《六一诗话
《庸行篇》·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牟允中撰。允中字叔庸,天津卫人。是书因扬州史典《愿体集》而参补之。皆先正格言,分门
《见闻记忆录》·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余国桢撰。国桢字瑞人,别号劬庵,遂安人。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官富顺县知县。是编乃
《华川卮辞》·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祎撰。此书杂论处世为治之理,间用喻语。取卮言日出之义,名曰卮词。亦载祎本集中。
《潜书》·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唐甄撰。甄字铸万,达州人,侨寓苏州。顺治庚子举人。官长子县知县。宋李覯先有《潜书》,
《西圃丛辨》·三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田同之编。同之字在田,德州人。康熙庚子举人,官国子监学录。是书杂采诸家说
《纲常懿范》·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周是修撰。是修初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中举明经,由霍邱训导改衡府纪善。燕王兵入
《学问要编》·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刘君贤撰。君贤字文定,本泰和人。元末兵乱,依母族袁氏於雩昌,遂冒姓袁。故左修品序称
《感述录》·六卷、《续录》·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赵维新撰。维新字素衷,茌平人。官长山县教谕。《明史·儒林传》附载《尤
《芦浦笔记》·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刘昌诗撰。昌诗字兴伯,江西清江人。第七卷仙卜一条,称开禧乙丑窃太常第,则宁宗元年登
《广快书》·五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何伟然编。伟然初刻《快书》五十种,与闵景贤同订,兹又以五十种广之,同订者吴从先也。
《权衡一书》·四十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是编杂采诸书之言,而间断以己意,分类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