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蟫精隽》·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徐伯龄撰。伯龄字延之,自署曰古剡,盖嵊县人。书中十二卷之末有箨冠生传一篇,即张锡为伯龄作者。又曰,生杭人也,岂嵊其祖籍欤?传称其尝集箨为冠,啸歌自得,若不与於人世者。虽博学能文,善书,工琴,熟律,而不肯以技自试,则亦山林放旷之士。考张锡,天顺壬午举人,官山西山阴县教谕。则伯龄为天顺中人,故所记有成化癸巳、癸卯事。明末杭州别有一徐伯龄,崇祯庚午举人,官永寿县教谕。名姓偶同,非一人也。是书杂采旧文,亦兼出己说。凡二百六十一条,大抵文评、诗话居十之九,论杂事者不及十之一,其体例略似孟棨《本事诗》,其多录全篇又略似刘埙《隐居通议》。其中猥琐之谈,或近於小说,而遗文旧事,他书所不载者亦颇赖以传。其论周德清《中原音韵》一条,尤为明确。《千顷堂书目》作二十卷,此本仅十六卷。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不能知其完阙。其中多阙字、阙句,又所录诗文往往但存其标题,而其文皆作空行,盖缮录者图省工力,因而漏落。今於有可考者补之,无可考者则亦姑阙焉。
《诸经品节》·二十卷(通行本)明杨起元编。起元有《证学编》,已著录。是编删纂道、释二家之书。道家凡《阴符经》、《道德经》
《福寿阳秋》·(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魏博编。博字约之,江宁人。其书凡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二集为省克编,三集为修齐录,
《考古编》·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程大昌撰。大昌有《易原》,已著录。是编乃杂论经义异同,及记传谬误,多所订证。其诗论十
《寻乐编》·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毛元淳撰。元淳字还朴,一字婴中,松阳人。崇祯癸酉岁贡生。是编乃其所撰语录。序称慕周茂
《晚闻篇》·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衷灿撰。是书摘录宋周、程五子以下至国朝孙奇逢、魏裔介、成性诸人之语,大旨在抑朱而
《尽心编》·一卷、《证语》二卷、《海鸥居日识》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陈伯友撰。伯友字中怡,济宁州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
《宙合编》·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林兆珂撰。兆珂有《毛诗多识编》,已著录。是编乃其考证之文,分为六门。一曰泰真测徼,皆
《隐居通议》·三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元刘埙撰。埙字起潜,南丰人。书中自称开庆元年年二十,则宋亡之时已年三十六,故於宋
《景仰撮书》·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达撰。达有《笔畴》,已著录。是书一名《尚论篇》,取古人可为师法者凡五十二事。皆前
《徽言》·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司马光编。光手抄诸子史集精语,置诸座右以自警。自题其首云“迂叟年六十八”,盖元
《说储》·八卷、《二集》·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陈禹谟撰。禹谟有《经籍异同》,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皆偶拈一二古事,
《初学艺引》·二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仕学撰。仕学字亨敏,号逊斋,揭阳人。是编本为初学游艺而作。首冠以格言一卷,
《宗一圣论》·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吴应宾撰。应宾字尚之,桐城人。万历丙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目眚告归。《江南通志》
《智品》·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樊玉衡撰,於伦补葺。玉衡字元之,万历乙未进士,官昆山县知县;伦字惇之,万历辛丑进士,
《家规辑要》·(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胡爌撰。爌有《拾遗录》,已著录。是书仿《温公家范》、《吕氏乡约》之意,采辑旧文
《吹剑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俞文豹撰。文豹有《吹剑录外集》,已著录。此编作於淳祐三年癸卯。前有自序,谓取庄子吹剑
《研北杂志》·二卷(内府藏本)元陆友撰。友有《墨史》,已著录。友尝取汉上题襟集所载段成式语,自号研北生,因以名其杂著。前
《芥隐笔记》·一卷(通行本)宋龚颐正撰。颐正字养正,处州遂昌人。本名敦颐,光宗受禅,改今名。为国史院检讨官。其书名《芥隐
《读升庵集》·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李贽编。是编裒集杨慎诸书,分类编次。凡采录诗文三卷,节录十七卷,去取毫无义
《射林》·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朱光裕撰。光裕字仁仲,苏州人。万历中诸生。是书取平日所见闻者论次之,曰舆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