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房笔丛正集》·三十二卷、《续集》·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胡应麟撰。应麟字元瑞,兰谿人。万历丙子举人。以依附王世贞得名,故《明史·文苑传》附载世贞传中。此其生平考据杂说也。分正续二集,为书十六种。曰经籍会通四卷,皆论古来藏书存亡聚散之迹。曰史书佔毕六卷,皆论史事。曰九流绪论三卷,皆论子部诸家得失。曰四部正讹三卷,皆考证古来伪书。曰三坟补遗二卷,专论《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三种,以补《三坟》之阙。曰《二酉缀遗》三卷,皆采摭小说家言。曰《华阳博议》二卷,皆杂述古来博闻强记之事。曰《庄岳委谭》二卷,皆正俗说之附会。曰《玉壶遐览》四卷,皆论道书。曰《双树幻钞》三卷,皆论内典。曰《丹铅新录》八卷,曰《艺林学山》八卷,则专驳杨慎而作。其中徵引典籍,极为宏富,颇以辨驳自矜,而舛讹处多不能免。如沈德符《敝帚轩剩语》摘其以峨嵋为佛经金刚山之非,辨妇人弓足之前后两岐。王士祯《香祖笔记》摘其误以秦宜禄妻为吕布妻。唐人长安女儿踏春阳一绝止据《博异志》而不引沈亚之为疏漏,近时张文檒《螺江日记》以为竹书实出於晋太康年,而应麟以为咸宁,反纠杨慎为非是。今核其所说,如《经籍会通》谓《崇文总目》但经史有所论列,子集阙如。盖据《六一集》所载,然《六一集》中亦尚存子部之半,非竟阙也。又谓广川书跋惟以《说经》为主,自馀诸家仅存卷数,盖据《书录解题》,然《书录解题》所言乃广川《藏书志》,非广川书跋也。又谓《孟子》七篇而《汉志》十一篇,盖七字误分为二也。然前已引《困学纪闻》称《孟子》外篇四篇,以四合七,非十一而何,何隔两页而自矛盾也。又谓先孔子而著书者《黄帝史孔甲盘盂》二十六篇,然《汉志》注明云依托,何以谓书在孔子前也。又谓《汉志》兵家儿子一篇,书名奇怪,然儿古倪字,故倪宽史亦作皃宽,倪子名书亦犹《孙子》、《吴子》,何奇怪之有也。又云刊版当始於隋,引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版为证。然史文乃废像遗经悉令雕造,非雕版也,史书佔毕大抵掉弄笔端,无所考证。至云世知项橐八岁而师孔,不知蒲衣八岁而师舜。甘罗十二上卿少矣,而伯益五岁掌火尤少。以小说委谈入之史论,殊为可怪。至以曹沫劫盟为葵邱之会,以《素问》之雷公为黄帝弟子,更不知出何典记矣。《九流绪论》谓史佚为墨家之祖,不知《吕氏春秋》有史角之明文。谓《隋志》不载《孔丛》,不知《隋志》《孔丛》七卷在《论语》类中,不在儒家类中。谓孔传《续六帖》郑樵《通志》所无,不知传与樵俱建炎、绍兴间人,同时之书,樵安能著录?《四部正讹》谓惮於自名者魏泰笔录,然《东轩笔录》,实泰自署名,其托名梅尧臣者乃《碧云騢》。谓卫元嵩《元命包》袭《春秋孝经纬》之名,然元嵩书名《玄包》,不名《玄命包》,且《春秋》有元命苞苞,苞字从草,《孝经》并无《玄命包》也。至谓《子华子》之程本即伪撰者之姓名,益无稽矣。姑约举其一二,尚不止沈德符等之所纠。盖捃摭既博、又复不自检点,牴牾横生,势固有所不免。然明自万历以后,心学横流,儒风大坏,不复以稽古为事。应麟独研索旧文,参校疑义,以成是编,虽利钝互陈,而可资考证者亦不少,朱彝尊称其不失读书种子,诚公论也。杨慎、陈耀文、焦竑诸家之后,录此一书,犹所谓差强人意者矣。
《知新录》·三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堂撰。棠字勿翦,歙县人。是书成於康熙丁酉。每一事采集众说,考其原始,参以论断
《困学纂言》·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栻撰。栻字孟敬,丰城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是编乃隆庆庚午栻为肥乡
《近事会元》·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李上交撰。上交,赞皇人。始末未详。是书成於嘉祐元年。前有上交自序。陈振孙《书录
《学易居笔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俞镇撰。镇字伯贞,崇德人。其书共四十九条,多杂举经史成语及前哲格言,又颇斥佛、
《方斋补庄》·(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方正瑗撰。正瑗字引除,号方斋,桐城人。康熙庚子举人,官至陕西潼商道。是书以《
《鹖冠子》·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案《汉书·艺文志》载《鹖冠子》一篇,注曰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刘勰《文心雕龙》称鹖冠
《秕言》·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郑明选撰。明选字侯升,归安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刑科给事中。是编皆考证之文,而弇
《颍川语小》·二卷(永乐大典本)案《颍川语小》,《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其散见《永乐大典》中者,惟题为陈叔方
《进修录》·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冯渠撰。渠字谦川,江西新城人。万历癸未进士。是书全规仿《论语》之文,复仿《论语》分为
《篑斋杂著》·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陆垹撰。垹字秀卿,嘉善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此编乃其笔记,
《震泽长语》·二卷(内府藏本)明王鏊撰。鏊有《史馀》,已著录。此本乃其退休归里时随笔录记之书,分经传、国猷、官制、食货、
《景仰撮书》·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达撰。达有《笔畴》,已著录。是书一名《尚论篇》,取古人可为师法者凡五十二事。皆前
《七颂堂识小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刘体仁撰。体仁字公勇,诸书或作公。即古勇字也。河南棣川卫人。顺治乙未进士,官
《希贤录》·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编。分为学、敦伦、致治、教家、涉世五门,每门又各分子目,以嘉言善行分注,乃康
《蠡海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王逵撰。案宋有三王逵,其一王逵,不知何许人,仁宗时官江南西路转运使,调淮南转运
《叶书》·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黄生撰。生有《字诂》,已著录。是编皆录载籍中新隽字句。然所采多不伦,盖亦从类书摘抄,
《迂议》·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贺应保撰。是编多评论古事,盖随笔劄记之文。持论颇笃实,而别无新意。
《志雅堂杂钞》·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周密撰。是编分为九类。其文与所作《云烟过眼录》、《癸辛杂识》诸书互相出入,而详
《蓉槎蠡说》·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程哲撰。哲字圣跂,歙县人。此编前有王士祯序,称其抱博辨之才,具论断之识,无雷
《经术要义》·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高元标撰。元标字琴山,嘉兴人。其书杂采旧文,分门排纂,自孝行至闺范,凡二十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