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吟杂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冯班撰。班字定远,号钝吟居士,常熟人。卷首自署曰上党,从郡望也。是书凡家诫二卷,正俗一卷,读古浅说一卷,严氏纠谬一卷,日记一卷,诫子帖一卷,遗言一卷,《通鉴纲目》纠谬一卷,将死之鸣一卷。班著述颇多,殁后大半散佚。其犹子武,搜求遗稿,仅得九种,裒而成编。家诫多涉历世故之言,其论明末儒者之弊,颇为深切。正俗皆论诗法读古浅说多评诗文,日记多说笔法、字学,皆间附杂论。严氏纠谬辨严羽《沧浪诗话》之非,诫子帖多评古帖,论笔法末附以社约四则,皆论读书之法。遗言、将死之鸣皆与家诫相出入。《通鉴纲目》纠谬尚未成书,仅标识五条,武录而存之耳。大抵明季诸儒,守正者多迂,骛名者多诈,明季诗文,沿王、李、锺、谭之馀波,伪体竞出。故班诸书之中,诋斥或伤之激。然班学有本源,论事多达物情,论文皆究古法。虽间有偏驳,要所得者为多也。
──右“杂家类”杂编之属,三部,九十二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古无以数人之书合为一编而别题以总名者,惟《隋志》载《地理书》一百四十九卷,录一卷。注曰,陆澄合《山海经》以来一百六十家以为此书。澄本之外,其旧书并多零失,见存别部自行者惟四十二家。又载《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注曰,梁任昉增陆澄之书八十四家以为此记。其所增旧书亦多零失,见存别部行者惟十二家。是为丛书之祖,然犹一家言也。左圭《百川学海》出,始兼裒诸家杂记。至明而卷帙益繁,《明史·艺文志》无类可归,附之类书,究非其宜,当入之杂家,於义为允。今虽离析其书,各著於录,而附存其目,以不没蒐辑之功者,悉别为一门,谓之杂编。其一人之书合为总帙而不可名以一类者,既无所附丽,亦列之此门。)
《晁氏客语》·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晁说之撰。说之有《儒言》,已著录。是书乃其劄记杂论,兼及朝野见闻,盖亦语录之流。
《都氏铁网珊瑚》·二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赏录》,已著录。是书与世传朱存理《铁网珊瑚》
《闻钟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劳大舆撰。大舆有《瓯江逸志》,已著录。是编分为五集,每集前俱有自序,后附其子嵃
《鼠璞》·一卷(内府藏本)宋戴埴撰。埴字仲培,桃源人。仕履无考。书中楮券源流一条,历陈庆元,开禧、嘉定之弊,知为南宋末人
《读书随记》·一卷、《续记》·一卷、《剩语》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自题曰湖上逸人。又署上章摄提格,为庚寅
《俗语》·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录古今谚语及方言,标其原始。凡经史小学诸书,皆见援据。其采自说部者,并各注
《刘子》·十卷(内府藏本)案《刘子》十卷,《隋志》不著录。《唐志》作梁刘勰撰。陈振孙《书录解题》、晁公武《读书志》俱据唐
《南园漫录》·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张志淳撰。志淳有《永昌二芳记》,已著录。是书前有正德十年自序,称因读洪迈《容斋随笔
《吕氏笔弈》·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吕曾见撰。曾见字眉阳,绍兴人。由贡生官西安县教谕。是编前有方应祥、邹维琏、汪庆伯
《权衡一书》·四十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著录。是编杂采诸书之言,而间断以己意,分类四十,
《木钟台集》·(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此编凡分二十九种,曰礼元剩语,曰真谈,
《牛戒续钞》·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裔介因世祖章皇帝刊印《牛戒汇钞》,乃裒集诸书所载有关於牛戒者,列为三篇
《游宦馀谈》·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朱孟震撰。自序称生平宦辙,殆遍九州,因摭耳目所及,撰成此书。初分五卷,后乃并为一卷
《数马堂答问》·二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名瓯撰。名瓯字驭卜,福州人。是书九类,一天文,二地舆,三人物,四经书,五史
《白田杂著》·八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王懋竑撰。懋竑有《朱子年谱》,已著录。是编皆其考证辨论之文,而於朱子之书用力
《听潮居存业》·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原良撰。良字鸣喜,江西乐安人。顺治中贡生。官宁都县训导。是书分十编,各立四字标
《西畴常言》·一卷(内府藏本)宋何坦撰。坦,旴江人,是编分讲学、律己、应世、明道、莅官、原治、评古、用人、正弊九门,大抵
《霏雪录》·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镏绩撰。案《说文》有镏字而无刘字,徐铉附注以为镏字,即刘字。此书作镏,盖偶从古体,
《广百川学海》·(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冯可宾编。可宾,益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编於正续《百川学海》之外,捃拾
《云烟过眼录》·四卷、《续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周密撰。密有《武林旧事》,已著录。是书记所见书画古器,略品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