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山读周易记》·二十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宋方实孙撰。实孙不知何许人。惟刘克庄《后山集》有《实孙乐府跋》,称其字曰端仲。有《实孙经史说跋》,称其以所著《易说》上於朝,以布衣入史局,时相以其累上春官,欲令免省奉对,遽以风闻报罢,浩然而归。其所终则不可考矣。此书旧本但题曰《读周易》。案朱彝尊《经义考》作《淙山读周易记》,盖此本传写脱讹。《经义考》又引曹溶之言曰:“《宋志》八卷,《澹生堂目》作十卷,《聚乐堂目》作十六卷。今世所行凡二本,一本不分卷,不知孰合之。”此本凡《上经》八卷,《下经》八卷,《系辞》二卷,《序卦》、《说卦》、《杂卦》各一卷,又不知谁所分也。其书取朱子《卦变图》别为《易卦变合图》,以补《易学启蒙》所未备。其说多主於爻象,不涉空谈。《自序》有曰:“《易》者道也,象数也,言道则象数在其中矣。道果有耶?《系辞》曰:《易》无体。道果无耶?《系辞》曰:《易》有太极。是道自无而有也。”可以识其宗旨矣。其据《随》上六爻“王用亨于西山”、《升》六四爻“王用亨于岐山”、《明夷彖》“文王以之”、《革彖》“汤武革命”,证爻彖非文王作,自为确义。其据《大有》九三爻“公用亨于天子”,《解》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小过》六五爻“公弋取彼在穴”,证爻辞非周公作,则必不然。说《易》者本不云“公,周公也”。然其大旨则较诸家为淳实矣。
《周易象辞》·二十一卷、附《寻门馀论》·二卷、《图书辨惑》·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宗炎撰。宗炎字晦木,馀姚人。宗羲
《周易旁注会通》·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姚文蔚撰。文蔚字养谷,钱塘人。万历壬辰进士。历官南京太仆寺少卿。初,休宁朱
《读易自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金綎撰。綎字丝五,吴县人。是书随笔记录,未分卷帙。首为总论,次为《系辞》、《序
《看易凡例图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龙子昂撰。子昂,泰和人。嘉靖庚子举人。官知县。是编不标书名,前列《读易凡例》共
《易传》·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绍圣四年编管涪州,元符三年迁峡州,则当成於
《周易惜阴录》·四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世沐撰。世沐字尔瀚,江阴人。《江南通志》列之《儒林传》中,称其与陆陇其相
《易象正》·十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道周撰。道周字幼元,一字螭若,漳浦人。天启壬戌进士。崇祯中官至少詹事。明亡后,为
《胡子易演》·十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胡经撰。经号前冈,庐陵人。嘉靖己丑进士。《明史·艺文志》载胡经《易演义》十八卷
《周易独坐谈》·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洪化昭撰。化昭自号日北居士,新都人。《经义考》列之马元调前,则启、祯间人也。是书
《易义古象通》·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魏濬撰。濬字苍水,松溪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是书前有《明象
《易就》·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世淳撰。世淳字中明,嘉兴人。万历戊午举人。官至随州知州。张献忠之乱,城破巷战死。赠太
《易图明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胡渭撰。渭原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德清人。是书专为辨定图书而作。初,陈抟推阐
《易学》·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沈一贯撰。一贯字肩吾,号蛟门,鄞县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中极殿大学士(案《明史》本传
《周易纂》·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沧起,汾阳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是编用注疏本,汇先儒旧说
《松荫堂学易》·六卷(内府藏本)明贾必选撰。必选字直生,上元人。万历己酉举人。官户部主事,以辩倪嘉庆冤谪外。旋升南京工部
《周易辨录》·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杨爵撰。爵字伯修,富平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以上疏极论符瑞,下诏狱
《易纬稽览图》·二卷(永乐大典本)案《后汉书·樊英传》注,举《七纬》之名,以《稽览图》冠《易》纬之首。《隋志》《郑康成注
《周易本义》·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义》·四卷(内府校刊宋本)宋朱子撰。是书以《上、下经》为二卷,《十翼》自为十卷。顾炎
《易领》·四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郝敬撰。是书专释卦序之义,《自序》谓冠以《序卦传》,如衣之挈领,故以“领”名。卷前标
《陆氏易解》·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姚士粦所辑吴陆绩《周易注》也。《吴志》载绩所著有《易注》,不言卷数。《隋书·经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