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
唐林宝撰。宝,济南人。官朝议郎,太常博士。序称元和壬辰岁,盖宪宗七年也。宝,《唐书》无传,其名见於《艺文志》。诸家书目所载并同。惟《唐会要》称王涯撰,盖以涯曾作序而讹。郑樵《通志》又称李林宝撰,则因李吉甫命宝作是书,当日二名连书,传写脱去吉甫字,遂并为一人。观樵《姓氏略》中讥宝作《姓纂》,而不知林姓所自出,则《艺文略》中本作林宝可知也。焦竑《国史经籍志》亦因之作李林宝,误之甚矣。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於《世本》、《风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诸书,不传於今者,赖其徵引,亦皆班班可见。郑樵氏作《族略》,全祖其文,盖亦服其该博也。但宝以二十旬而成书,援引间有讹谬。且当矜尚门第之时,各据其谱牒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观《白居易集》自叙家世,以白乙丙为祖,而云出自白公胜。颠倒时代,悖谬显然,其他可知。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盖有由也。然於唐人世系则详且核矣。书至宋,已颇散佚。故黄伯思《东观馀论》称得富弼家本,已阙数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称绝无善本,仅存七八。此本在《永乐大典》中,皆割裂其文,分载於太祖《御制千家姓》下,又非其旧第。幸原序犹存,可以考见其体例。今仍依《唐韵》,以四声二百六部次其后先,又以宋邓名世《古今姓氏辨证》所引各条补其阙佚。仍厘为一十八卷。其字句之讹谬,则参校诸书,详加订正,各附案语於下方。至原序称皇族之外各以四声类集,则李姓必居首卷。今独无一字之存,殆修《永乐大典》时已佚其第一册欤?然残编断简,究为文献之所徵也。
《蒙求集注》·二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晋李瀚撰。瀚始末未详。考李匡乂《资暇集》,称宗人瀚作《蒙求》,则亦李勉之族。又《五
《典籍便览》·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范泓撰。泓字本涵,婺源人。书前题新安员一隐士,盖未仕者也。其书分天象、月令、地势、
《诸书考录》·四卷(内府藏本)明徐鉴撰。鉴字观父,丰城人,万历辛丑进士。官监察御史,提督应天学政。是编采诸书新艳字句,分
《喻林》·一百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徐元太撰。元太字汝贤,宣城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是书采摭古人设譬之词,
《谢华启秀》·八卷(内府藏本)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是书取诸书新艳字句裁为对偶,自二字以至八字,各为一卷。
《故事选要》·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思义撰。思义有《宋史纂要》,已著录。是书采择子史故事,分类编次,凡十五门。多不
《尚友录》·二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廖用贤编。用贤字宾于,建宁人。是书成於天启中。蒐采古人事实,以韵为纲,以姓为目,
《骚苑》·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前三卷明黄省曾撰,后一卷张所敬补。省曾有《西洋朝贡典议》,已著录。所敬字长舆,自署曰清河
《事物绀珠》·四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黄一正编。一正字定父,扬州人。是编成於万历辛卯。《明史·艺文志》著录四十六卷。
《群书集事渊海》·四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明史·艺文志》以为弘治时人编,盖据高儒《百川书志》所载也。考
《藻轩闲录补续词丛类采》·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林瀌撰。瀌字元盛,福州人。官广东三水龙门二县教谕,终於昌化县知县。是书
《事词类奇》·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徐常吉撰。常吉字士彰,武进人。万历癸未进士。官浙江按察司佥事。是书为类二十有四。
《经学队仗》·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朱景元撰。景元不知何时人。考晁公武《读书志》有唐太子谕德《朱景元集》。然此书以
《唐句分韵初集》·四卷、《二集》·四卷、《续集》·二卷、《四集》·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马瀚撰。瀚字炎洲,顺天人。其
《诸经纪数》·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鉴撰。是书於十三经成语中摘取其数,以类相比,自一数至万数,其有一句兼诸数者,则
《对属发蒙》·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共八十一门,分类至为琐屑。如节候门有云上数目下节候,如三春、三冬之类。又云
《广群辅录》·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徐汾撰。汾字武令,钱塘人。是书补陶潜《圣贤群辅录》之阙,自西晋以前,陶氏所遗者
《广事类赋》·四十卷(内府藏本)国朝华希闵撰。希闵字豫原,无锡人,康熙庚子举人。希闵因校刻吴淑《事类赋》,病其未备,乃广
《历朝人物氏族会编》·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曰禾川南里松山逸叟颖侯氏撰。不著名姓。检卷首名字二印,一曰尹敏,一曰颖
《刘氏鸿书》·一百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仲达编。仲达字九逵,宣城人。是书分二十四类,又分子目二百六十有奇,事实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