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启蒙通释》·二卷(内府藏本)
宋胡方平撰。方平字师鲁,号玉斋,婺源人。据董真卿《周易会通》载,是书有方平至元己丑《自序》,则入元已十四年矣。然考熊禾《跋》,称“己丑春读书武夷山中,有新安胡君庭芳来访,出其父书一编,曰《易学启蒙通释》”,又刘泾《跋》亦称“一日,约退斋熊君访云谷遗迹。适新安胡君庭芳来访,出《易学启蒙通释》一编,谓其父玉斋平生精力尽在此书,辄为刻置书室”云云,则己丑乃禾与泾刊书作《跋》之年,非方平《自序》之年,真卿误也。方平之学出於董梦程,梦程之学出於黄榦。榦,朱子壻也。故方平及其子一桂皆笃守朱子之说。此书即发明朱子《易学启蒙》之旨。案朱子《易学启蒙序》曰“近世学者,类喜谈《易》。其专於爻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据。其涉於象数者,又皆牵合附会而或以为出於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也。若是者,余窃病焉。因与同志颇辑旧闻,为书四篇,以示初学,使毋疑於其说”云云,盖《易》之为道,理数并存,不可滞於一说。朱子因程《传》专主明理,故兼取邵子之数以补其偏,非脱略《易》理,惟著此书以言数也。后人置《本义》不道,惟假借此书以转相推衍,至於支离轇轕而不已,是岂朱子之本旨乎?方平此书,虽亦专阐数学,而根据朱子之书,反覆诠释。所采诸书,凡黄榦、董铢、刘爚、陈埴、蔡渊、蔡沈六家,皆朱子门人。又蔡模、徐几、翁泳三家。模,蔡渊子。几、泳皆渊之门人。故所衍说,尚不至如他家之竟离其宗。是亦读《启蒙》者所当考矣。董真卿所称方平《自序》,今本佚之,惟存《后序》一篇。朱彝尊《经义考》乃竟以朱子原《序》,为方平之《序》,可谓千虑之一失。徐氏通志堂刻本,於此《序》之末题“淳熙丙午暮春既望,云台真逸手记”,是显著朱子之别号矣。而其标目乃称《易学启蒙通释序》。淳熙丙午,下距至元己丑凡一百一十三年,朱子安知有《通释》乎?今刊正之,俾无滋后来之疑焉。
《今易诠》·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邓伯羔撰。伯羔字儒孝,常州人。朱彝尊《经义考》载其《古易诠》二十九卷,《今易诠
《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熊良辅撰。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延祐四年尝领乡荐,其仕履未详,是书前有
《乔氏易俟》·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乔莱撰。莱字石林,宝应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翰林院侍读。是书杂采宋元后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胡广等奉敕撰。考《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命行在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
《易经中说》·四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卢翰撰。翰字子羽,颍州人。嘉靖甲午举人。官兖州府推官。其讲《易》专主人事,而证
《御纂周易述义》·十卷乾隆二十年奉敕撰。凡《卦爻》四卷,《彖传》一卷,《象传》二卷,《系辞传》二卷,《文言传》、《说卦传
《大易衍说》(无卷数,安徽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元李简撰”。简有《学易记》,已著录。是编即以《学易记序》冠於卷首,而书则绝
《易汉学》·八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惠栋撰。是编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以见大凡。凡《孟长卿易》二卷,《虞仲
《周易析疑》·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兰皋撰。兰皋原名一是,字天随,武进人。是书初刻於乾隆甲子,至己巳又改订八十页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沈起元撰。起元字子大,太仓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光禄寺卿。是书大旨以《十
《周易旁注会通》·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姚文蔚撰。文蔚字养谷,钱塘人。万历壬辰进士。历官南京太仆寺少卿。初,休宁朱
《易象大意存解》·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任陈晋撰。陈晋字似武,号后山,亦曰以斋,江苏兴化人。乾隆己未进士,官徽州府
《周易订疑》·十五卷、《序例》·一卷、《易学启蒙订疑》·四卷、《周易本义原本》·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旧本题“董养性撰
《读易举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俞琬撰。是书《文渊阁书目》、焦竑《经籍志》、朱睦《授经图》皆著於录。然外间传本殊稀,故
《大易衍说》(无卷数,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盖明人旧录藏本也。其书乃乡塾讲义,随文敷衍,不能发明大旨
《易经本义翼》·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标撰人名氏。惟卷首题签云“苏州府学附生曹沄手辑吴敬庵《羲经本义》二十本,上大
《易象大旨》·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薛甲撰。甲字应登,江阴人。嘉靖己丑进士。授至江西按察司副使。是书《经》文之外,惟《
《周易筮述》·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宏撰撰。宏撰字无异,号山史,华阴人。康熙己未尝举荐博学鸿词。宏撰以朱子谓《易》
《射易淡咏》·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卷端惟题“西农”二字。前有陈愫《索射易书》一篇,称其字曰“孝若”。考
《易序图说》·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秦镛撰。镛字大音,无锡人。崇祯丁丑进士。官清江县知县。是书以《序卦》言义理而不及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