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经世图谱》·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唐仲友撰。仲友字与政,金华人。绍兴中登进士第,复中宏词科。后守台州,与朱子相忤,为朱子所论罢,故《宋史》不为立传。惟王象之《舆地纪胜》称其博闻洽识,尤尚经制之学。又朱右《白云稿》有题宋濂所作仲友补传,云在台州发粟赈饥,抑奸拊弱,创浮梁以济艰涉,民利赖焉。则仲友立身,自有本末。其与朱子相轧,盖以陈亮之诬构。观周密《齐东野语》所载唐朱交奏始末一条,台妓严蕊一条,其事迹甚明,未可以是病仲友也。是书原本十卷,《永乐大典》所载以图谱数繁,析为一十五卷,然但均其篇页,而不复分别其门目,割裂舛混,原次遂不可寻。今详为厘正,依类排比,分为一十六卷。体例之淆,句字之误,则各为考核更定,而附注案语於下方。其书分类纂言,大要以《周礼》为纲,而诸经史传以类相附。於先圣大经大法,咸纵横贯串,曲畅旁通,故以帝王经世为目。其所绘画,州居部分,经纬详明,具有条理。其所辨订,不甚主注疏旧说,而引据博赡,亦非杜撰空谈。盖考证之学,议论易而图谱难。图谱之学,阴阳奇偶推无形之理易,名物制度考有据之典难。仲友此编,可徵其学有根柢矣。自宋以来,儒者拘门户之私,罕相称引。沉埋蠹简垂数百年,一旦自发其光,仰邀宸翰且特命剞劂以广其传。岂非真是真非待圣人而后定哉!臣等编次之馀,既仰钦睿鉴高深,且以庆是书之遭遇也。
《姓源珠玑》·六卷(左都御史张若湛家藏本)明杨信民撰。信民,江阴人。永乐中官日照县知县。是编以《洪武正韵》分隶诸姓,而各
《类苑琼英》·十卷(两淮监政采进本)明俞安期编。分别事类,纂辑故实,每条止撮举二字,而以原文细注其下,其体例前后颇无伦次
《读古纪源》·九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何懋永撰。懋永字念修,山阴人。其书分为二编,一曰三才纬略,一曰六官综制。共分为九
《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唐林宝撰。宝,济南人。官朝议郎,太常博士。序称元和壬辰岁,盖宪宗七年也。宝,《唐书》无
《姓汇》·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陈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钩解》,已著录。是编乃其《归云集》中之一种,故标曰别集。其说谓
《古今好议论》·十五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吕一经编。一经字子传,号非庵,吴县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是书辑
《茹古略集》·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良孺撰。良孺有《读书考定》,已著录。是书三十卷,凡三百九十四篇。每篇皆采撷藻丽
《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内府藏本)唐虞世南撰。世南字伯施,馀姚人。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宏文馆学士。谥文懿。事迹具《唐书·
《名物考》·十卷(内府藏本)明刘侗撰。侗有《帝京景物略》,已著录。是书分二十三部,附物理考、通微志二篇,皆采辑类书而成。
《历代制度详说》·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此书凡分十三门,一曰科目,二曰学校,第三
《海录碎事》·二十二卷(内府藏本)宋叶廷珪撰。廷珪字嗣忠,崇安人。政和五年进士。出知德兴县。绍兴中为太常寺丞,与秦桧忤,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两江
《古隽考略》·六卷(内府藏本)明顾充撰,充有《字义总略》,已著录。是书摘录古人隽语,为类三十有四,附以注释,亦间有考证。
《天华山房秘藏玉杵臼》·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原本无序录。卷首一行,题曰西湖龖赫主人吴培鼎九牧父捣。培鼎亦不知何许人。案
《古俪府》·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志庆编。志庆字与游,昆山人。天启丁卯举人。是书以六朝、唐、宋骈体足供词藻之用者,
《古学捷录》·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应麐撰。应麐原名应明,字缙英,莆田人。其书为科举答策而作,凡十篇,每篇各有子目
《同姓名录》·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王廷灿撰。廷灿,钱塘人。康熙辛酉举人。官崇明县知县。是书盖因梁元帝及明太常寺卿
《宫闺小名录》·四卷,《后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尤侗撰。侗有《明史·艺文志》,已著录。是编补陆龟蒙、洪适、王铚
《古事苑》·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邓志谟撰。志谟字景南,饶安人。是书成於康熙丙寅。捃摭古事,裁为俪偶,凡六十篇,其注释则
《十三经类语》·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罗万藻编。万藻字文止,江西人。天启丁卯举人。福王时官上杭县知县。唐王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