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制考》·四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明李黼撰。黼无锡人。是书采经史中有关制度者,以《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国语》凡先王之法类聚於前,以《史记》、《汉书》以下凡后世之法类聚於后,统为七十四篇。自序谓他日下陈场屋,上对明廷,盖为举业对策设也。其书成於正德中,本四卷,朱彝尊《经义考》误作一卷。且此书杂采经史,自分门类,非疏解《礼记》之王制。彝尊列之《礼记》,亦为失考,盖彝尊原注未见,特循其名而录之,故有此失也。然此本实出自《曝书亭》,或藏收浩繁,自不及检欤?抑得此本时已在《经义考》后也。
《名物类考》·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耿随朝撰。随朝号敬庵,滑县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是书诠释名物
《韵粹》·一百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国朝朱彝尊撰。彝尊有《经义考》,已著录。是书采古人新颖之语,分韵编次,韵为一卷
《对属发蒙》·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共八十一门,分类至为琐屑。如节候门有云上数目下节候,如三春、三冬之类。又云
《广群辅录》·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徐汾撰。汾字武令,钱塘人。是书补陶潜《圣贤群辅录》之阙,自西晋以前,陶氏所遗者
《考古类编》·十二卷(通行本)国朝柴绍炳撰。绍炳有《古韵通》,已著录。是书分三十三门,凡有关於典章制度者,皆摘其指要,贯
《事类赋》·三十卷(内府藏本)宋吴淑撰,并自注。淑字正仪,丹阳人。仕南唐为内史。归宋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后官至起居舍
《玉海》·二百卷、附《辞学指南》·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王应麟撰。应麟有《郑氏周易注》,已著录。是书分《天文》、《律宪
《汇苑详注》·三十六卷(内府藏本)一名《类苑详注》。旧本题明王世贞撰,邹善长重订。善长不知何许人。其书成於万历乙亥,《明
《何氏类镕》·三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何三畏撰。三畏有《云间志略》,已著录。是编取类书典故,以骈语联络成文,每类各为
《艺文类聚》·一百卷(内府藏本)唐欧阳询撰。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仕隋为太常博士。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宏文馆学士。事迹具
《声律发蒙》·五卷(内府藏本)元祝明撰,潘瑛续,明刘节校补。据高儒《百川书志》云,《声律启蒙》二卷,元博陵安平隐者祝明文
《缥缃对类》·二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屠隆撰。隆有《篇海类编》,已著录。是编采对偶字句自一字至四字,各区门类,皆市井幛
《姓氏急就篇》·二卷(通行本)宋王应麟撰。其书仿史游《急就篇》体,以姓氏诸字排纂成章,以便记诵,文词古雅,不减游书。又虽
《事典考略》·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徐袍编。袍字仲章,婺源人。是书采前代事迹及先儒议论,分目凡八十有一。割裂经典,丛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两江
《启劄锦语》·七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详时代。与《启劄云锦裳》并载《永乐大典》中,其体例相同,其猥鄙亦如出一
《古今姓氏书辨证》·四十卷(永乐大典本)宋邓名世撰。而其子椿裒次之。名世字元亚,临川人。祖孝甫,见《宋史·隐逸传》,即原
《考古略》·八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文清撰。文清有《周礼会要》,已著录。文清初著有《考古源流》四百七十五卷,乃汇采《
《哲匠金桴》·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杨慎撰。采摘汉、魏以后诗隽句及赋颂之类,分韵编录。然徵引庞杂,挂漏亦多,不足重也
《文献通考节贯》·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周宗濂撰。宗濂有《耻亭遗书》,已著录。是书取马端临《文献通考》、王圻《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