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本义》·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欧阳修撰。是书凡为《说》一百十有四篇,《统解》十篇,《时世》、《本末》二论,《豳、鲁、序三问》,而《补亡郑谱》及《诗图总序》附於卷末。修文章名一世,而经术亦复湛深。王宏撰《山志》,记嘉靖时欲以修从祀孔子庙,众论靡定。世宗谕大学士杨一清曰:“朕阅《书·武成篇》,有引用欧阳修语,岂得谓修於《六经》无羽翼,於圣门无功乎?”一清对以“修之论说见於《武成》,盖仅有者耳。其从祀一节,未敢轻议”云云。盖均不知修有此书也。自唐以来,说《诗》者莫敢议毛、郑。虽老师宿儒,亦谨守《小序》。至宋而新义日增,旧说俱废。推原所始,实发於修。然修之言曰:“后之学者,因迹先世之所传而较得失,或有之矣。使徒抱焚馀残脱之经,伥伥於去圣人千百年后,不见先儒中间之说,而欲特立一家之学者,果有能哉?吾未之信也。”又曰:“先儒於经不能无失,而所得固已多矣。尽其说而理有不通,然后以论正之。”是修作是书,本出於和气平心,以意逆志。故其立论未尝轻议二家,而亦不曲徇二家。其所训释,往往得诗人之本志。后之学者,或务立新奇,自矜神解。至於王柏之流,乃并疑及圣经,使《周南》、《召南》俱遭删窜。则变本加厉之过,固不得以滥觞之始归咎於修矣。林光朝《艾轩集》有《与赵子直书》曰:“《诗本义》初得之如洗肠,读之三岁,觉有未稳处。大率欧阳、二苏及刘贡父谈经多如此。”又一书驳《本义》《关雎》、《樛木》、《兔罝》、《麟趾》诸解,辨难甚力。盖文士之说《诗》,多求其意。讲学者之说《诗》,则务绳以理,互相掊击,其势则然,然不必尽为定论也。
《读诗略记》·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朝瑛撰。朝瑛有《读易略记》,已著录。是书朱彝尊《经义考》作二卷。此本六册,不分
《诗缉》·三十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严粲撰。粲字坦叔,邵武人。官清湘令。是书以吕祖谦《读诗记》为主,而杂采诸说以发明之
《丰川诗说》·二十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心敬撰。心敬有《丰川易说》,已著录。是编大旨谓自宋至今,毛氏之《传》废於朱《
《诗说简正录》·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提桥撰。桥字景如,号澹如居士,河间人。前明天启壬戌进士,入国朝官至刑部侍郎。是
《毛诗原解》·三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是书前有《读法》一卷,大指在驳朱《传》改《序
《毛诗说》·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诸锦撰。锦字襄七,号草庐,秀水人。雍正甲辰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外补知县,改补教授。
《读诗质疑》·三十一卷、《附录》·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严虞惇撰。虞惇字宝成,常熟人。康熙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
《诗经惜阴录》·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世沐撰。世沐有《周易惜阴录》,已著录。是书前有《自记》,又有《小引》,谓曾
《诗问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陈子龙撰。子龙字人中,一字卧子,华亭人。崇祯丁丑进士,官绍兴府推官。后鲁王以为兵科
《诗补传》·三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曰“逸斋撰”,不著名氏。朱彝尊《经义考》云:“《宋史·艺文志》有范处义
《读风臆评》(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戴君恩撰。君恩字仲甫,长沙人。嘉靖癸丑进士,官巴县知县。是书取《诗经·国风》加以
《诗经大全》·二十卷(通行本)明胡广等奉敕撰。亦永乐中所修《五经大全》之一也。自北宋以前,说《诗》者无异学。欧阳修、苏辙
《毛诗解》(无卷数,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锺惺撰。是编取古人说《诗》之书卷帙简少者合为一编。曰《诗序》、曰《诗说》、曰《诗
《诗经副墨》·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陈组绶纂。组绶字伯玉,武进人。崇祯甲戌进士,官兵部主事。是书前列《读书二十四观》
《诗经精意》(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詹云程撰。云程字念庭,江西人。是编诠释《经》文,皆敷衍语气,为时文之用,乃塾师训
《钦定诗义折中》·二十卷乾隆二十年,皇上御纂。镕铸众说,演阐经义,体例与《周易述义》同。训释多参稽古义,大旨亦同。盖我圣
《诗经类考》·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万钶撰。万钶字玉台,嘉善人。万历丁酉举人。官知县。兹编於三百篇所载名物典故,分
《韩诗外传》·十卷(通行本)汉韩婴撰。婴,燕人。文帝时为博士,武帝时至常山太傅。《汉书·艺文志》有《韩故》三十六卷、《韩
《诗经疏略》·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沐撰。沐有《周易疏略》,已著录。其说以《小序》为主而亦时有异同。大抵调停前人之
《诗传通释》·二十卷(内府藏本)元刘瑾撰。瑾字公瑾,安福人。其学问渊源出於朱子。故是书大旨在於发明《集传》,与辅广《诗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