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车韵瑞》·一百六十卷(通行本)
明凌稚隆撰。稚隆有《春秋左传评注测义》,已著录。是编因《韵府群玉》而稍变其体例,每韵之下,先列小篆一字,然后随韵隶事。其排纂之序,曰经,曰史,曰子,曰集,曰杂。又以赋颂歌诗之类分体标名,缀列於后。其曰杂者,盖仙经佛典之言。考梁阮孝绪作《七录》,以释道别为门目,不入子家。稚隆区而别之,犹为有说,至赋颂歌诗诸体本皆集部之文,而别立诸名,殊无义例。昔阴氏《韵府群玉》,前人病其庞杂无伦,然其时去宋未远,多见旧本,故朱彝尊跋其书,尚以所引杜诗老去诗篇浑漫与句为足资考证。稚隆此书,名为广所未备,而舛谬弥滋,且往往杜撰增添,非本书所有。如平淮西碑下引旧《唐史》一条,并载入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二句;此二句乃宋人之语,为蔡京改撰储祥观碑而作,《旧唐书》实无此文。如云别一《旧唐史》,则唐、宋以来著录者实无此目。如斯之类,触处皆然。又出阴氏书下,谢肇淛序乃谓《韵府群玉》为耳食,独盛推此编,可谓曲阿所好矣。
《赋学剖蒙》·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割裂旧文,分类编辑,字句陈因,更多牵凑。其标目尤为鄙陋,如将字类、必字
《国宪家猷》·五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可大撰。可大字元简,南京锦衣卫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台州府知府。是书凡分十四
《白孔六帖》·一百卷(内府藏本)案《文献通考》,《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后六帖》三十卷,宋知抚州孔传撰。合两书计之
《帝王经世图谱》·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唐仲友撰。仲友字与政,金华人。绍兴中登进士第,复中宏词科。后守台州,与朱子相忤,
《荆川稗编》·一百二十卷(内府藏本)明唐顺之编。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是编义例略仿章如愚《山堂考索》,薈萃群言,
《类姓登科考》·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其书取明一代登进士者以姓类从,而各注乡贯科分甲第於名下。其
《根黄集》·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文源撰。文源,长泰人。是书以三礼之文,割裂排纂,分律吕、封建、井田、学校、祭祀为
《标题补注蒙求》·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晋李瀚撰,宋徐子光注。《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作八卷。今所行者凡二本,
《经济宏词》·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是书前有凡例,题汪学信四如父编次,卷首又题新安太易父汪以时选辑。无序无跋,未审果出
《玉海纂》·二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刘鸿训编。鸿训字默成,长山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
《奇姓通》·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夏树芳撰。树芳有《栖真志》,已著录。是编以杨慎所辑《希姓纪录》未备,因复考之上古
《纯正蒙求》·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胡炳文撰。炳文有《周易本义通释》,已著录。蒙求自李瀚以下,仿其体者数家,大抵杂采
《诸经纪数》·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鉴撰。是书於十三经成语中摘取其数,以类相比,自一数至万数,其有一句兼诸数者,则
《诸经纂注》·三十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杨联芳编。联芳字懋赏,漳州人。是书成於万历癸丑。以诸经割裂分类,而各注字义於
《儒函数类》·六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汪宗姬撰。宗姬字肇邰,歙县人,是书《明史·艺文志》作《儒数类函》,盖刊本误也。
《类苑琼英》·十卷(两淮监政采进本)明俞安期编。分别事类,纂辑故实,每条止撮举二字,而以原文细注其下,其体例前后颇无伦次
《五侯鲭》·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彭俨撰。俨字若思,江西人。其书分类隶事,凡十四门。所载皆不著出典,摭拾丛杂,无可采
《群书会元截江网》·三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首题太学增修。中有淳祐端平年号,盖理宗时程试策论之本也。元时
《六经类聚》·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徐常吉编,陶元良续增。元良字乃永,武进人。是书以六经之语分类为十八门,以备时文剽
《初学记》·三十卷(内府刊本)唐徐坚等奉敕撰。案《唐书·艺文志》载《玄宗事类》一百三十卷,又《初学记》三十卷。注曰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