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戒录》·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蜀何光远撰。光远字辉夫,东海人。孟昶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其书多记唐及五代间事,而蜀事为多,皆近俳谐之言。各以三字标题,凡六十六则。赵希弁《读书后志》以为辑唐以来君臣事迹可为世鉴者,似未睹其书,因其名而臆说也。旧本前有刘曦度序,亦见希弁志。《宋史·艺文志》遂以刘曦度《鉴戒录》三卷、何光远《鉴戒录》三卷分为二书,益舛误矣。书中间有夹注,如判木夹一条云,此答木夹书,元是胡曾与路岩相公镇蜀日修之,非为高骈相公也。何光远误述危乱黜一条云,据《禅月诗集》中此诗自哭涪州张侍郎,非张拾遗,何光远错举证也。四公会一条云,此篇元在《本事诗》中,叙说甚详。何光远重取论说,又加改易,非也。皆驳正光远之说,不知出自何人。此本析为十卷,有朱彝尊跋,称从项元汴家宋本影写,则犹宋人所分也。今观所记,如徐后事一条所载王承旨诗,《后山诗话》以为花蕊夫人作。蜀门讽一条所载向瓒嘲蒋炼师诗,《南唐近事》以为庐山道士,其语大同小异犹可曰传闻异词。鉴冤辱一条,全剽袭殷芸小说,东方朔辨怪哉虫事(案:小说已佚,此条见《太平广记》四百七十三),已为附会;鬼传书一条,不知《水经注》有梁孝直事,更属粗疏。至逸士谏一条,称昭宗何后荒於从禽,考《新唐书·后妃列传》,昭宗奔播岐、梁间,后侍膳,无须臾去。《旧唐书》亦云,后於蒙尘薄狩之中,尝侍膳御,不离左右,安得有畋游之事?且昭宗寄命强藩,不能自保,又安能纵后畋游,恒至六十里外?殊为诬诞。灌铁汁一条,称秦宗权本不欲叛,乃太山神追其魂,以酷刑逼之倡乱,是为盗贼藉口,尤不可以训。特以其为五代旧书,所载轶事遗文,往往可资采掇,故仍录之小说家焉。
《明记略》·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皇甫录撰。录字世庸,号近峰,长洲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顺庆府知府。《明史·皇
《见闻纪训》·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良谟撰。良谟宇中夫,安吉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是书杂记见闻,多陈
《东南纪闻》·三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诸家书目亦不载,考书中有丙子之事,非复庚申之役语。丙子为至元十三年,前一年
《山居新语》·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杨瑀撰。瑀《元史》无传。《杨维桢集》有瑀墓碑曰:瑀字元诚,杭州人。天历间擢中瑞司
《昨梦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宋康与之撰。与之字伯可,又字叔闻,号退轩,滑州人,故自署曰箕山。此书末有小传,乃称为
《至正直记》·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一曰《静斋类汇》,元孔齐撰。齐字行素,号静齐,曲阜人。其父退之为建康书掾,因家溧阳。
《蹇斋琐缀录》·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直撰。直有《明良交泰录》,已著录。是书所载,多明代掌故,於内阁尤详。於
《见闻录》·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此书排次明代朝士事实,间及典章制度。如
《续博物志》·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晋李石撰。然第二卷称今上於前朝作镇睢阳,洎开国,号大宋,是宋太祖时人矣。而又称
《前定录》·一卷、《续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唐锺辂撰。辂,大和中人。官崇文馆校书郎。《唐书·艺文志》作锺簵。未详
《分门古今类事》·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亦未著录。卷首题蜀本二字。第八卷内载有先大夫龙泉
《西京杂记》·六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晋葛洪撰,洪有《肘后备急方》,已著录。黄伯思《东观馀论》称此书中事皆刘歆所说,葛稚川
《大唐新语》·十三卷(内府藏本)唐刘肃撰。《唐书·艺文志》载此书三卷,注曰元和中江都主簿,此本结衔乃题登仕郎守江州浔阳县
《儒林公议》·二卷(内府藏本)宋田况撰。况字元均,其先京兆人,徙居信都。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为太常丞,辟陕西经略判官,
《古今谚》·二卷、《古今风谣》·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杨慎编。是书采录古今谣谚各为一编。然《贾子》及《太公兵法》引黄
《春风堂随笔》·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陆深撰。杂记闻见凡二十三条。末附所载《歙砚志》一篇。
《松窗杂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案此书书名,撰人诸本互异。《唐志》作《松窗录》一卷,不著撰人。《宋志》作《松
《珍席放谈》·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高晦叟撰。晦叟仕履无可考。所纪上自太祖,下及哲宗时事,则崇宁以后人也。是书《宋史·艺文
《贤识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陆釴撰。釴有《山东通志》,已著录。此书皆纪洪武中杂事,所采惟《馀冬序录》、《
《桯史》·十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岳珂撰。珂有《九经三传沿革例》,已著录。是编载南北宋杂事,凡一百四十馀条,其间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