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正笔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王曾撰。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五年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谥文正。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乃所记朝廷旧闻,凡三十馀条,皆太祖、太宗、真宗时事,其下及仁宗初者,仅一二条而已。曾练习掌故,所言多确凿可据,故李焘作《通鉴长编》,往往全采其文。如记李沆为相,王旦参知政事,羽书边奏无虚日,旦以为忧,沆谓他日天下宁晏,未必端拱无事。及北鄙和好,登封行庆,旦疲於赞导,始服李之深识云云。司马光《涑水纪闻》亦载其事,则谓和好既成,而沆独忧之。李焘《考异》谓沆卒於景德元年七月,至十二月和议始成,光盖偶未及考,当以曾说为长。此类皆为能得其实。惟景德改元在其年正月,而曾於王继忠一条乃谓兵罢改元,亦未免有误。又继忠兵败降辽,不能死国,反为所任用,殊亏臣节,虽有启导和好之力,殊不足自赎。曾乃以尽忠两国许之,褒贬尤为失当矣。
《燕山丛录》·二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昌祚撰。昌祚字伯昌,常熟人。是编盖其官刑部时所作。多载京畿之事,故以燕山为名
《延休堂漫录》·三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罗凤撰。凤字子文,号印冈,应天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石阡府知府。此书
《丁晋公谈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皆述丁谓所谈当代故事。晁公武《读书志》以其出於洪州潘延之家,疑即延之
《玉堂诗话》·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所采皆唐、宋人小说,随意杂录,不拘时代先后,又多取鄙俚之作,以资笑噱。此《
《开元天宝遗事》·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五代王仁裕撰。仁裕字德辇,天水人。唐末为秦州节度判官,后仕蜀为翰林学士。唐庄
《山房随笔》·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蒋子正撰。子正不知何许人。惟书中杜善甫一条,内有余分教溧阳语,知尝为溧阳学官。
《燕丹子》·三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燕太子丹事。《汉志·法家》有《燕十事》十篇,注曰不知作者。杂家有《荆轲
《青琐高议前集》·十卷、《后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晁公武《读书志》及《宋史·艺文志》皆著录,亦皆不云
《孝经集灵》·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虞淳熙撰。淳熙字长孺,钱塘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经义考》载淳熙
《唐摭言》·十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五代王定保撰。旧本不题其里贯。其序称王溥为从翁,则溥之族也。陈振孙《书录解题》
《鉴戒录》·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蜀何光远撰。光远字辉夫,东海人。孟昶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其书多记唐及五代间事,而蜀
《珍席放谈》·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高晦叟撰。晦叟仕履无可考。所纪上自太祖,下及哲宗时事,则崇宁以后人也。是书《宋史·艺文
《避暑漫笔》·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谈修撰。修有《惠山古今考》,已著录。是编皆掇取先进言行可为师法,乃近代风俗浇薄可为
《玉堂漫笔》·三卷(内府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乃在翰林院时记其每日所得,而於考核典故为尤详。其载
《琅嬛史唾》·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象梅撰。象梅有《两浙名贤录》,已著录。是书摭史传及稗官事语,分类纪叙。其体一仿
《先进遗风》·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耿定向撰。毛在增补。定向有《硕辅宝鉴要览》,已著录。在自署太仓人。其始末则未详也。
《续博物志》·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晋李石撰。然第二卷称今上於前朝作镇睢阳,洎开国,号大宋,是宋太祖时人矣。而又称
《枫窗小牍》·二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明海盐姚士粦序,以书中所载先三老一条,证以洪适隶释袁良碑,知其姓袁。又有
《见闻录》·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徐岳撰。岳字季方,嘉善人。是编皆记怪异之事,亦《夷坚》、《睽车》之流。
《簪云楼杂记》·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陈尚古撰。尚古字云瞻,德清人。是编杂记琐闻,多涉语怪。其足资考证者,惟述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