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杂记》·一卷、《闻见近录》·一卷、《随手杂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并宋王巩撰。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莘县人,同平章事旦之孙,工部尚书素之子。尝倅扬州,坐与苏轼游,谪监筠州盐税,后官至宗正丞。所记杂事三卷,皆纪东都旧闻。《甲申杂记》凡四十二条,甲申者,徽宗崇宁三年也。故所记上起仁宗,下讫崇宁,随笔记载,不以时代为先后,《闻见近录》凡一百四条,所记上起周世宗,下讫宋神宗,而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事为多。《随手杂录》凡三十三条,中惟周世宗事一条,南唐事一条,吴越事一条,馀皆宋事,止於英宗之初。二书事迹在崇宁甲申前,而原本次《甲申杂记》后,盖成书在后也。卷末有其从曾孙从谨跋,称先世著书散佚,隆兴元年乃得此三编於向氏抄录合为一帙。前有张邦基序,言得其本於张由仪,由仪则少从其父得於巩家敝箧中。末题甲寅五月,为高宗绍兴三年,盖向氏之本又出於张氏。当时亲传手迹,知确为巩撰,非依托矣。三书皆间涉神怪,稍近稗官,故列之小说类中。然而所记朝廷大事为多,一切贤奸进退,典故沿革,多为史传所未详,实非尽小说家言也。《甲申杂记》中李定称苏轼一条,费衮《梁溪漫志》驳其失实。今考衮谓轼诗自熙宁初始多论新法不便,至元丰二年有乌台诗案,前后不过十年,定云二三十年所作,文字殊不相合,其说是也。至谓能记二三十年作文之因,则人皆能之,似不足为东坡道,则其说未然。书中所载定语,乃云所作文字诗句引证经传,随问即答,无一字差舛。则是指其所引之书,非指其作诗之故。衮殆未审其语欤?
《农田馀话》·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长谷真逸撰,不著名氏。所记多元末及张士诚窃据时事。中一条记至正壬辰红巾入寇,
《玉堂漫笔》·三卷(内府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乃在翰林院时记其每日所得,而於考核典故为尤详。其载
《蹇斋琐缀录》·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直撰。直有《明良交泰录》,已著录。是书所载,多明代掌故,於内阁尤详。於
《翦胜野闻》·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记皆明太祖初年之事,亦多互见他书。陶珽《续说郛》、黄虞稷《千
《茆亭客话》·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黄休复撰。休复有《益州名画录》,已著录。是编乃杂录其所见闻。始王、孟二氏,终於宋真
《文章善戏》·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郑持正撰。仿韩愈《毛颖传》例,於笔墨纸砚悉加封号,而拟为制表之词。又益以宋无文房十
《唐语林》·八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谠撰。陈振孙《书录解题》云,长安王谠正甫,以唐小说五十家,仿《世说》分三十五门,又益十
《搜神后记》·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晋陶潜撰。中记桃花源事一条,全录本集所载诗序,惟增注渔人姓黄名道真七字。又载干宝父婢
《唐摭言》·十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五代王定保撰。旧本不题其里贯。其序称王溥为从翁,则溥之族也。陈振孙《书录解题》
《次柳氏旧闻》·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李德裕撰。德裕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所记皆玄宗遗事,凡十七则。前有德裕自序,大
《教坊记》·一卷(内府藏本)唐崔令钦撰。是书《唐书·艺文志》著录,又总集类中载令钦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然均不言令钦何
《铁围山丛谈》·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蔡绦撰。条字约之,自号百衲居士,兴化仙游人,蔡京之季子也。官至徽猷阁待制。京败
《南唐近事》·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郑文宝撰。文宝有《江表志》,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题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盖犹未仕宋时
《峤南琐记》·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卷首有万历壬子湛卢山中人题词云,汇箧中所录西事,见《大荒经》所载神人有
《海内十洲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者,祖洲、瀛洲、悬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
《过庭录》·一卷(内府藏本)宋范公偁撰。公偁仕履未详。据其所言,乃仲淹之玄孙,而不言其曾祖为谁。观其称纯礼为右丞,纯粹为
《玉堂诗话》·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所采皆唐、宋人小说,随意杂录,不拘时代先后,又多取鄙俚之作,以资笑噱。此《
《耳新》·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郑仲夔撰。仲夔有《兰畹居清言》,已著录。是书杂记琐事,多及仙鬼因果,亦《辍耕录》之流亚
《海山记》·一卷、《迷楼记》·一卷、《开河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三书并载明吴琯《古今逸史》中,不著撰人名氏。《海山
《志怪录》·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祝允明撰。允明有《苏材小纂》,已著录。是编所载皆怪诞不经之事。观所著《野记》诸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