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语林》·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王谠撰。陈振孙《书录解题》云,长安王谠正甫,以唐小说五十家,仿《世说》分三十五门,又益十七门为五十二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未详撰人,效《世说》体,分门记唐世名言,新增嗜好等十七门,馀皆仍旧。马端临《经籍考》引陈氏之言,入小说家。又引晁氏之言入杂家。两门互见,实一书也。惟陈氏作八卷,晁氏作十卷,其数不合。然陈氏又云《馆阁书目》十一卷,阙记事以下十五门,另一本亦止八卷,而门目皆不阙。盖传写分并,故两本不同耳。谠之名不见史传。考书中裴佶一条,佶字空格,注云御名。宋惟徽宗讳佶,则谠为崇宁大观间人矣。是书虽仿《世说》,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明。视刘义庆之专尚清谈者不同。且所采诸书,存者亦少,其裒集之功,尤不可没。明以来刊本久佚,故明谢肇淛《五杂俎》引杨慎语,谓《语林》罕传,人亦鲜知。惟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分为上、下二卷,自德行至贤媛止十八门。前有之鸾自序,称所得非善本,其字画漫漶,篇次错乱,几不可读。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参互校订,删其重复,增多四百馀条。又得原序目一篇,载所采书名及门类总目,当日体例,尚可考见其梗概。惟是《永乐大典》各条散於逐韵之下,其本来门目,难以臆求,谨略以时代为次,补於刻本之后,无时代者又后之,共为四卷。又刻本上、下二卷,篇页过繁,今每卷各析为二,仍为八卷,以还其旧。此书久无校本,讹脱甚众,文义往往难通,谨取新、旧唐书及诸家说部,一一详为勘正。其必不可知者,则姑仍原本,庶不失阙疑之义焉。
《异闻总录》·四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其中林行可一条,称大德丁酉,则元人矣。然所载临安倡女仪珏一条,称
《古今谚》·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周守忠撰。守忠有《养生杂纂》,已著录。是编前有自序,称略以所披之编,采摘古今俗语,又得近
《犭会园》·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希言撰。希言有《戏瑕》,已著录。是书成於万历癸丑,皆记当时神怪之事。一仙幻,二释
《拾遗记》·十卷(内府藏本)秦王嘉撰。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事迹具《晋书·艺术传》。故旧本系之晋代。然嘉实苻秦方士,是时
《见闻录》·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徐岳撰。岳字季方,嘉善人。是编皆记怪异之事,亦《夷坚》、《睽车》之流。
《明记略》·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皇甫录撰。录字世庸,号近峰,长洲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顺庆府知府。《明史·皇
《睽车志》·六卷(内府藏本)宋郭彖撰。彖字伯象,和州人。由进士历官知兴国军。是书皆纪鬼怪神异之事,为当时耳目所见闻者。其
《鸡肋编》·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庄季裕撰。季裕名绰,以字行,清源人。其始末未详。惟吕居仁《轩渠录》记其状貌清癯,人目
《山海经广注》·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任臣撰。任臣有《十国春秋》,已著录。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
《觚賸》·八卷、《续编》·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钮琇撰。琇字玉樵,吴江人。康熙壬子拔贡生。历官至陕西知府。是编成於康
《步里客谈》·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陈长方撰。长方字齐之,侯官人。绍兴戊午进士第,官江阴县学教授。初,长方父侁为洪州录事,
《青泥莲花记》·十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梅鼎祚撰。是编记倡女之可取者分七门:一曰记禅,二曰记玄,三曰记忠,四曰记义,五
《稽神录》·六卷(内府藏本)宋徐铉撰。铉字鼎臣,广陵人。仕南唐为翰林学士。随李煜归宋,官至直学士院,给事中,散骑常侍。淳
《病榻遗言》·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是编备述与张居正先后构隙之端,一曰顾命纪事,二曰
《世说新语》·三卷(内府藏本)宋临川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义庆事迹具《宋书》。孝标名峻,以字行,事迹具《梁书》。黄伯思
《牡丹荣辱志》·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宋邱璿撰。考宋邱璿字道源,黟县人。天圣五年进士,官至殿中丞。邵博《闻见后录》记当时
《冶城客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陆采撰。采字子元,长洲人,粲之弟也。是编乃其肄业南雍时记所闻见,大抵妖异不
《海山记》·一卷、《迷楼记》·一卷、《开河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三书并载明吴琯《古今逸史》中,不著撰人名氏。《海山
《嘉祐杂志》·二卷(内府藏本)宋江休复撰。休复字邻几,开封陈留人。举进士。充集贤校理,谪监蔡州税。复官历刑部郎中,修起居
《玉壶野史》·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僧文莹撰。据晁公武《读书志》,文莹《湘山野录》,作於熙宁中。此书则作於元丰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