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洲可谈》·三卷(永乐大典本)
宋朱彧撰。彧字无惑,乌程人。是书《文献通考》著录三卷,而左圭刻入《百川学海》,陈继儒刻入《秘笈》者,均止五十馀条,不盈一卷。陶宗仪《说郛》所录更属寥寥。盖其本久佚,圭等特於诸书所引,掇拾残文,以存其概,皆未及睹三卷之本也。惟《永乐大典》徵引颇繁,裒而辑之,尚可复得三卷。谨排纂成编,以还其旧。虽散佚之馀,重为缀缉,未必毫发无遗,然较左、陈诸家所刊,几赢四倍。约略核计,已得其十之八九矣。彧之父服,元丰中以直龙图阁历知莱、润诸州,绍圣中尝奉命使辽,后又为广州帅,故彧是书多述其父之所见闻,而於广州蕃坊市舶,言之尤详。考之《宋史》,服虽坐与苏轼交游贬官,然实非元祐之党。尝有隙於苏辙,而比附於舒亶、吕惠卿。故彧作是书,於二苏颇有微词,而於亶与惠卿则往往曲为解释。甚至元祐垂帘,有政由帷箔之语。盖欲回护其父,不得不回护其父党;既回护其父党,遂不得不尊绍圣之政,而薄元祐之人。与蔡绦《铁围山丛谈》同一用意,殊乖是非之公。然自此数条以外,所记土俗民风,朝章国典,皆颇足以资考证。即轶闻琐事,亦往往有裨劝戒。较他小说之侈神怪,肆诙嘲,徒供谈噱之用者,犹有取焉。
《簪云楼杂记》·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陈尚古撰。尚古字云瞻,德清人。是编杂记琐闻,多涉语怪。其足资考证者,惟述魏忠
《侯鲭录》·八卷(内府藏本)宋赵令畤撰。令畤字德麟,燕王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坐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绍兴初袭
《松窗杂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案此书书名,撰人诸本互异。《唐志》作《松窗录》一卷,不著撰人。《宋志》作《松
《延休堂漫录》·三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罗凤撰。凤字子文,号印冈,应天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石阡府知府。此书
《燕丹子》·三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燕太子丹事。《汉志·法家》有《燕十事》十篇,注曰不知作者。杂家有《荆轲
《汉武故事》·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汉班固撰,然史不云固有此书,《隋志》著录传记类中,亦不云固作。晁公武《读书志》
《桯史》·十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岳珂撰。珂有《九经三传沿革例》,已著录。是编载南北宋杂事,凡一百四十馀条,其间虽多
《犭会园》·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希言撰。希言有《戏瑕》,已著录。是书成於万历癸丑,皆记当时神怪之事。一仙幻,二释
《睽车志》·六卷(内府藏本)宋郭彖撰。彖字伯象,和州人。由进士历官知兴国军。是书皆纪鬼怪神异之事,为当时耳目所见闻者。其
《六语》·三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郭子章编。子章有《蠙衣生易解》,已著录。是编凡谣语七卷,谚语七卷,讔语二卷,谶语六
《山海经释义》·十八卷、《图》·二卷(通行本)明王崇庆撰。崇庆有《周易议卦》,已著录。是书全载郭璞注。崇庆间有论说,词皆
《冀越集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熊太古撰。太古,丰城人。熊朋来之孙也。登进士,官至江西行省郎中。至正末,天下盗起,
《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宋僧文莹撰。文莹字道温,钱塘人。《文献通考》引晁公武《读书志》
《博物志补》·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游潜撰。潜字用之,丰城人。弘治辛酉举人。官云南宾州知川,是编补张华之书,体例略如李
《孔氏谈苑》·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宋孔平仲撰。平仲有《珩璜新论》,已著录。是书多录当时琐事,而颇病丛杂。赵与旹
《明逸编》·十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邹统鲁撰。是编搜访有明一朝逸事,以《世说新语》原目分录,本名《明世说补》,会其友江
《樊川丛话》·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姜兆熊撰。兆熊字恂如,归安人。是编皆纪录杂事,分朝庙、山川、考证、诗话、闺秀、仙释
《云斋广录》·八卷、《后集》·一卷(内府藏本)宋李献民撰。献民字彦文,延津人。是书前有政和辛卯献民自序。所载皆一时艳异杂
《月河所闻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莫君陈撰。君陈,湖州人。其始末未详。书中称授知婺州朝辞,有劄子权刑部郎中
《菽园杂记》·十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陆容撰。容字文量,号式斋,太仓州人。成化丙戌进士,官至浙江右参政。事迹具《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