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录》·二卷、《后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释惠洪撰。晁公武《读书志》称是书所记皆高僧嘉言善行,然多订赞宁高僧传诸书之讹,又往往自立议论,发明禅理,不尽叙录旧事也。前有大观元年谢逸序,称惠洪与林间胜士抵掌清谈,每得一事,随即录之。本明上人以其所录析为上、下二帙,刻之於版。是其书乃惠洪劄记,而本明为之编次者。《文献通考》作四卷,以原序上下二帙之语证之,殆《通考》字误欤。《后集》一卷,载惠洪所作赞偈铭三十一首,渔父词六首。逸序未言及之,不知何人所附入也。惠洪颇有诗名,其所著作,多援引黄庭坚诸人为重。然喜游公卿间,初以医术交结张商英,复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遂连坐决配朱厓。又吴曾《能改斋漫录》记其作上元宿岳麓寺诗有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句,为蔡卞之妻所讥,有浪子和尚之目。则既役志於繁华,又溺情於绮语,於释门戒律,实未精严,在彼教中未必据为法器。又书中载杜衍、张咏同居睢阳事,晁公武《读书志》尝辨其疏,胡应麟《笔丛》亦称其载杜衍呼张咏为安道,安道乃张方平字,非咏之字,益证其所记之诬。盖与所作《冷斋夜话》同一喜作妄语。然所作石门文字禅,释家收入大藏,又普济《五灯会元》亦多采此书,盖惠洪虽僧律多疏,而聪明特绝,故於禅宗微义,能得悟门。又素擅词华,工於润色,所述释门典故,皆斐然可观,亦殊胜粗鄙之语录。在佛氏书中,固犹为有益文章者矣。
《五灯会元》·二十卷(内府藏本)宋释普济撰。普济字大川,灵隐寺僧也。其书取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驸马都尉李遵勖《天圣广灯
《现果随录》·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僧戒显撰。戒显字悔堂,顺治间居杭州灵隐寺。是编凡九十一则,每则附以论断。皆陈善
《佛祖统纪》·五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僧志磐撰。志磐咸淳中住四明东湖。是书详载天台一宗源流。其凡例称,政和中僧元颖作
《法藏碎金录》·十卷(内府藏本)宋晁迥撰。迥有《昭德新编》,已著录。迥受学於王禹偁,以文章典赡擅名,而性耽禅悦,喜究心於
《弘明集》·十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梁释僧祐编。僧祐姓俞氏,彭城下邳人。初出家扬都建初寺,武帝时居锺山定林寺。《唐书
《大藏一览》·十卷(内府藏本)明陈实原编。实原,宁德人。始末未详。是编以藏经浩繁,难於寻览,因录其大要,括为一书。分八门
《法苑珠林》·一百二十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唐释道世撰。道世字元惲,上都西明寺僧。是书成於高宗总章元年,朝散大夫兰台
《道院集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为《道院集》,宋晁迥撰。《宋史·艺文志》载《道院集要》三卷,注曰不知作者。考晁
《迦谈》·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晁迥撰。迥有《昭德新编》,已著录。是编即迥《法藏碎金录》也。明代久无传本。嘉靖乙巳,其
《广弘明集》·三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唐释道宣撰。道宣姓钱氏,丹徒人。隋末居终南白泉寺,又迁丰德寺净业寺,至唐高宗时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僧元敬、元复同撰。初,西湖僧了性采自晋至宋高僧卓锡钱塘者二十四人,建阁祀之
《法喜志》·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夏树芳撰。树芳有《栖真志》,已著录。是编取历代知名之人,摭其一事一语近乎佛理者,皆谓
《南宋元明僧宝传》·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释自融撰,其门人性磊补辑。始自宋建炎丁未至国朝顺治丁亥,凡五百二十一年,
《宋高僧传》·三十卷(内府藏本)宋释赞宁撰。赞宁有《筍谱》,已著录。是书乃太平兴国七年奉太宗敕旨编撰。至端拱元年十月书成
《神僧传》·九卷(通行本)不著撰人名氏。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此书,卷帙相符,亦不云谁作。所载始于汉明帝时摩腾法兰,终於元
《览迷蠡测》·三卷、《剩言》·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管志道撰。志道有《孟义订测》,已著录。是编皆阐发佛
《释氏稽古略》·四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释觉岸撰。觉岸字宝洲,乌程人。其书皆叙述释氏事实,用编年之体。以历代统系为纲,
《正宏集》·一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释本果撰。本果字旷圜,潮州灵山寺僧。是编皆述唐僧大颠事迹。而大旨主於诬韩愈归依佛
《僧宝传》·三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释惠洪撰。惠洪有《冷斋夜话》,已著录。禅宗自六祖以后,分而为二。一曰青原,其下为
《罗湖野录》·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释晓莹撰。晓莹字仲温,江西人。颇解吟咏。其南昌道中一律,载《宋高僧诗选》中。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