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海集》·六卷、《附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唐李邕撰。邕事迹具《唐书》本传。邕文集本七十卷,《宋志》已不著录。此本为明无锡曹荃所刊。前有荃序,称绍和徵君刻唐人集,初得《北海集》,而余论之。不言为何人所编。大抵皆采摭《文苑英华》诸书,裒而成帙,非原本矣。史称邕长於碑颂,前后所制凡数百首。今惟赋五首,诗四首,表十四首,疏状各一首,碑文八首,铭、记各一首,神道碑五首,墓志铭一首。盖已十不存一。《旧唐书》称其《韩公行状》、《洪州放生池碑》、《批韦巨源谥议》为当时文士所重。李白《东海有勇妇》一篇称:“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杜甫《八哀》诗称:“朗咏六公篇,忧来豁蒙蔽。”赵明诚《金石录》亦称:“唐六公咏,文词高古。”今皆不见此集中,殊可惜也。刘克庄《后村诗话》讥其为叶法善祖作碑,贻千载之笑。然唐时名儒硕士,为缁黄秉笔,不以为嫌,不似两宋诸儒视二教如敌国。此当尚论其世,固不容执后而议前。且克庄与真德秀游,德秀《西山集》中,琳宫梵刹之文,不可枚举,克庄曾无一词,而独刻责於邕。是尤门户之见,不足服邕之心矣。卷末附录,载新、旧《唐书》邕本传及赠送诸作,而别载《文苑英华》所录邕《贺赦表》六篇,题曰“纠缪”。谓考其事在代宗、德宗、宪宗时,邕不及见。其论次颇为精审。然考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曰:“《贺赦表》六首,《类表》以为李吉甫作,而《文苑》以为李邕。按邕天宝初卒,而六表乃在代宗、德宗、宪宗时。况《文苑》於三百五十九卷重出一表,题曰李吉甫。又第二表末云‘谨遣衙前虞侯王国清奉表陈贺以闻’,正与吉甫《郴州谢上表》末语同,则非邕作也”云云。是宋人已经考证,编是集者用其说而讳所自来,亦可谓攘人之善矣。
《恒轩集》·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韩经撰。经字本常,山阴人,宋太尉琦之十二世孙。以行谊称於乡里。屡徵不出,家居教授以
《四游稿》·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赵志皋撰。志皋有《内阁奏疏稿》,已著录。是集,前二卷为初入翰林时作,第三卷为官南京时
《友石山人遗稿》·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王翰撰。翰字用文,其先西夏人。元初从下江淮,授领兵千户,镇庐州,因家焉。翰少
《白榆集》·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屠隆撰。隆有《篇海类编》,已著录。是集诗八卷,文十二卷。隆为人放诞风流,文章亦才士
《泊菴集》·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梁潜撰。潜字用之,泰和人。洪武丙子举人,授苍溪训导,历知四会、阳江、阳春三县。永乐
《方洲集》·二十六卷、附《读史录》·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宁撰。宁有《方洲杂言》,已著录。是集首有弘治四年仁和夏时正
《鹿洲初集》·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蓝鼎元撰。鼎元有《平台记略》,已著录。此集为其友旷敏本所编。初定於雍正丙午。越
《退谷文集》·十五卷、《诗集》·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黄越撰。越字际飞,上元人。康熙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所著《四书大
《卫阳集》·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周世选撰。世选字文贤,故城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集以卫阳为名,盖故
《玉芝堂集》·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邵齐焘撰。齐焘字荀慈,昭文人。乾隆壬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集凡诗三卷,文六卷,
《文嘻堂诗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芾煌撰。芾煌字子衷,又字玉瑠,自号“濡须江渔”,无为州人。崇祯甲戌进士,官至兵
《若菴集》·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程庭撰。庭字且硕,号若菴,歙县人。是集《文》一卷;次《诗》一卷,次《诗馀》一卷,次
《舟车初集》·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陶季撰。季原名澂,字季深,后以一字为字,又以字行,宝应人。王士祯《渔洋诗话》记
《一斋诗集》·十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陈第撰。第有《伏羲图赞》,已著录。是集凡《粤草》一卷,诗文各半,万历戊戌至庚子,
《精华录训纂》·十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王士祯撰,惠栋注。士祯有《古欢录》,栋有《易汉学》,皆已著录。士祯晚年,
《秬山稿》·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田顼撰。顼字太素,龙溪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贵州提学副使。是集前半卷为杂文,后半卷为
《沈下贤集》·十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唐沈亚之撰。下贤,亚之字也。本长安人,而原序称曰吴兴人,似从其郡望。然李贺集有《
《纬萧草堂诗》·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宋至撰。至字山言,商邱人。吏部尚书荦之子,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初刻有《
《汪次公集》·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汪道贯撰。道贯字仲淹,休宁人,道昆弟也。其名因道昆而著,故李维桢作《序》,以王
《天远楼集》·二十七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徐显卿撰。显卿字公望,号检菴,长洲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是集为其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