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元集》·三卷、附录《元纲论》·一卷、《内丹九章经》·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唐吴筠撰。筠字贞节,华阴人,隐於南阳。天宝中召至京师。请为道士,居嵩山。复求还茅山,东游会稽。往来天台、剡中,与李白、孔巢父酬唱。大历中卒。弟子私谥曰“宗元先生”。新旧《唐书》皆载《隐逸传》。此本为浙江鲍氏知不足斋所抄。末有跋云:“收入《道藏》中,世无别本。”然《文献通考》云:“吴筠《宗元先生集》十卷,前有权德舆序,列於别集诸人之次。”则当时非无传本。此跋题戊申岁,不著年号。疑作於《通考》前也。卷首权德舆序,称太原王颜类遗文为三十卷。后又有《吴尊师传》,亦德舆撰,乃言文集二十卷。均与《文献通考》称十卷者不合。考德舆序,称四百五十篇,而此本合诗赋论仅一百十九篇。则非完书矣。又旧书筠本传云:“鲁中儒士也。”新书本传云:“华州华阴人。”德舆序称“华阴人”,而传又云“鲁儒士”。序称受正一法於冯尊师,上距陶弘景五传。传又云受正一法於潘体元,乃冯之师。亦相乖剌。考旧书《李白传》,称“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於剡中”。而传乃言:“禄山将乱,求还茅山。既而中原大乱,江淮多盗,乃东游会稽,与诗人李白、孔巢父诗篇酬和。”不知天宝乱后,白已因永王璘事流夜郎矣,安能与筠同隐?此传殆出於依托。序又称筠卒於大历十三年,后二十五岁乃序此集,其年为贞元十九年。德舆於贞元十七年知礼部贡举,明年真拜侍郎。故是年作序,系衔云礼部侍郎,其文与史合。而《金丹九章经》前又载筠自序一篇,题元和戊戌年作。戊戌乃元和十三年,距所谓先生化去之年又隔四十年。后且云:“元和中游淮西,遇王师讨蔡贼吴元济,避乱东岳,遇李谪仙,授以《内丹九章经》。”殆似呓语。然则此序与传同一伪撰矣。据新旧书皆有《元纲》三篇语,则卷末所附《元纲论》三篇,自属筠作。至《内丹九章经》,核之以序,伪妄显然。以流传已久,姑并录之,而辨其牴牾如右。
《鹤和篇》·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闪仲侗撰。仲侗字士觉,永昌人。其仕履未详,考明天启乙丑进士有闪仲俨,官至少詹事,亦
《溪堂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谢逸撰。逸字无逸,临川人。屡举不第。然以诗文名一时。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列黄庭坚而下凡
《因园集》·十三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赵执信撰。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益都人。雍正中分益都置博山县,今为
《黄文献集》·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黄溍撰。溍有《日损斋笔记》,已著录。其文原本经术,应绳引墨,动中法度。学者承其指
《杜诗分类》·五卷(内府藏本)明傅振商撰。振商字君雨,汝阳人,万历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杜诗分类始於王洙《千家注》
《康范诗集》·一卷、《附录》·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汪晫撰。晫所编《曾子》,已著录。是集题曰“康范”者,真德秀参知政事
《斜川集》·十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旧本题宋苏过撰。过,轼之季子,字叔党,斜川其自号也,事迹附载《宋史·苏轼传》。其集《
《张文忠集》·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孚敬撰。孚敬有《谕对录》,已著录。是集凡《奏疏》八卷,《诗稿》四卷,《续稿》一
《梅岩小稿》·三十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张旭撰。旭字廷曙,休宁人,成化甲午举人,历官孝丰、伊阳、高明三县知县。是集凡诗
《程念斋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程楷撰。楷字念斋,饶州人,成化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是集末有《方蓂跋》,称其家居时所
《根味斋诗集》·二十卷(编修徐天柱家藏本)国朝徐志莘撰。志莘字任可,一字商农,德清人。工部尚书元正子,以父荫,官顺天府通
《黄洛邨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黄宏纲撰。宏纲字正之,雩都人。正德丙子举人,官至刑部主事。是集乃其孙宜璞所刻,上卷
《王子安集》·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唐王勃撰。《唐书·文苑传》称其文集三十卷。而《杨炯集序》则谓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
《澹友轩集》·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薛所蕴撰。所蕴字子展,前明崇祯戊辰进士,入国朝,官至礼部侍郎。是集凡杂文百馀篇
《鹅浦集》·六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朱怀朴撰。怀朴字素存,历城人,其诗格近宋人,而时有风致。
《桐阴书屋集》·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崇勋撰。崇勋字彝存,号怡园,历城人。其诗沿新城末派,清脱有馀而深厚不足。
《宋元宪集》·四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宋庠撰。史称庠所著有《国语补音》三卷、《纪年通谱》十二卷、《别集》四十卷、《掖垣丛志
《欧阳修撰集》·七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欧阳澈撰。澈字德明,崇仁人。建炎初徒步走行在,伏阙上书,请诛黄潜善、汪伯彦,与
《河东集》·十五卷、《附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柳开撰。开字仲涂,大名人。开宝六年进士。历典州郡,终於如京使。事
《孙文恪集》·二十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升撰。升字志高,馀姚人,燧之子也,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