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苑集》·二十二卷(内府藏本)
唐陆贽撰。贽事迹具《唐书》本传。案《艺文志》载贽《议论表疏集》十二卷。又《翰苑集》十卷,常处厚纂。陈振孙《书录解题》载《陆宣公集》二十二卷,中分《翰苑》、《榜子》为二集,其目亦与史志相同。惟晁公武《读书志》所载乃只有《奏议》十二卷。且称旧有《榜子集》五卷、《议论集》三卷、《翰苑集》十卷。元祐中苏轼乞校正进呈,改从今名。疑是裒诸集成此书,与史志名目全不相合。今考尤袤《遂初堂书目》所列,实作《翰苑集》。而钱曾《读书敏求记》载所见宋椠大字本二十二卷者,亦作《翰苑集》。则自南宋以后,已合议论表疏为一集,而总题以《翰苑》之名。公武所见乃元祐本,恐非全册。而今世刊行贽集,亦有题作《陆宣公奏议》者,则又沿《读书志》而失之者也。宋祁作贽传赞,称其论谏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炳炳如丹青,而惜德宗之不能尽用。故《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贽文十馀篇,以为后世法。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重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其后苏轼亦乞以贽文校正进读。盖其文虽多出於一时匡救规切之语,而於古今来政治得失之故,无不深切著明,有足为万世龟鉴者。故历代宝重焉。贽尚有诗文别集十五卷,久佚不传。《全唐诗》所录仅存《试帖诗》三首及《语林》所载逸句。然经世有用之言,悉具是书。其所以为贽重者,固不必在雕章绘句之末矣。
《韩山人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韩奕撰。奕有《易牙遗意》,已著录。其诗古体伤於浅率。近体如《新秋次韵》云:“丰
《汪遗民诗》·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汪逸撰。逸字遗民,歙县人。是集诗一卷,皆与马时良、仲良兄弟倡和之作。首载《友声叙》
《南陔堂诗集》·十二卷(编修徐天杜家藏本)国朝徐以升撰。以升字阶五,号恕斋,德清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是编为
《筼窗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陈耆卿撰。耆卿有《赤城志》,已著录。考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云:“叶適汲引后进,以文字之
《大隐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李正民撰。正民有《己酉航海记》,已著录。正民《宋史》无传,事迹始末不可考。惟据《航海记》
《黄杨集》·三卷、《补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华幼武撰。幼武字彦清,无锡人。平生笃於孝友,不乐仕进。构春草堂以奉
《榘庵集》·十五卷(永乐大典本)元同恕撰。恕字宽甫,其先太原人,徒於奉元。恕年十三,以书经魁乡校。至元间授国子司业,辞不
《春草斋集》·十卷、《附录》·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乌斯道撰。斯道字继善,慈谿人。洪武初,官石龙县知县,调永新。坐事
《古菴文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毛宪撰。宪有《谏垣奏草》,已著录。是集乃其子?所编。凡文八卷,诗二卷。宪居言路,以
《郁仪楼集》·五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邹迪光撰。迪光字彦吉,无锡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湖广提学副使。年四十,即罢归,
《鹅湖集》·六卷(永乐大典本)明龚斅撰。斅,铅山人。《明史》无传。惟《太祖本纪》载:“洪武十三年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儒
《诚斋文集》·二卷、附《西铭问答》·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施璜撰。璜字虹玉,休宁人。是编乃所著杂文,皆讲学之语,排斥
《张文贞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玉书撰。玉书字素存,丹徒人,顺治辛丑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贞。是集
《澹馀轩集》·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孙光祀撰。光祀字怍庭,号溯玉,历城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是集凡文七卷,
《巽峰集》·十二卷、《附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尹襄撰。襄字舜弼,号巽峰,永新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是
《七星诗文存》·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鸿撰。鸿字云表,泰和人。以居七星坳,自号七星居士。成化丁酉举人。屡上公车不第
《纨绮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张献翼撰。乃自录其早岁所作,於《文起堂集》外,别行者也。
《愚谷集》·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李舜臣撰。舜臣字茂钦,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山东乐安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太仆寺卿。
《石闾诗》·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景元撰。景元号石闾,镶红旗汉军。生平作字,效晋;作诗,效汉,务欲自拔於流俗之上。
《别本芦川归来集》·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张元幹撰。是集已於《永乐大典》中裒辑成编,别著於录。此本凡诗二卷、杂文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