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守居园池记注》·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唐樊宗师撰。元赵仁举、吴师道、许谦注。宗师始末具韩愈所作墓志中。是文乃长庆三年宗师官绛州刺史,即守居构园池,自为之记。文僻涩不可句读。董逌《广川书跋》称:“尝至绛州,得其旧碑。剔刮劘洗,见其后有宗师自释。然仅略注亭榭之名,其文仍不尽可解。故好奇者多为之注。”据李肇《国史补》称,唐时有王晟、刘忱二家,今并不传。故赵仁举补为此注。皇庆癸丑,吴师道病其疏漏,为补二十二处,正六十处。延祐庚申,许谦仍以为未尽,又补正四十一条。至顺三年,师道因谦之本,又重加刊定,复为之跋。二十年屡经窜易,尚未得为定稿。盖其字句皆不师古,不可训诂考证。不过据其文义推测,钩贯以求通。一篇之文仅七百七十七字,而众说纠纷,终无定论,固其宜也。以其相传既久,如古器铭识。虽不可音释,而不得不谓之旧物,赏鉴家亦存而不弃耳。宗师别有《越王楼诗序》,其僻涩与此文相类。计有功《唐诗纪事》尚载其文。诸家未注,盖偶未及检。国朝仁和孙之騄始合二篇而注之,题曰《樊绍述集》。今别著於录云。
《芙蓉集》·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宗元鼎撰。元鼎字定九,号梅岑,江都人。尝从王士祯学诗。《渔洋诗话》称,其诗以风调
《御制乐善堂文集定本》·三十卷乾隆二十三年,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蒋溥等奉敕重编。钦惟我皇上圣聪夙擅,道岸先登,学海词源,苞
《南川稿》·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陶谐撰。谐字世和,号南川,会稽人。弘治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以忤刘瑾
《东园诗集续编》·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郑纪撰。纪有《东园文集》,已著录。是编其诗集也。初,纪子主一、主敬尝编
《尊拙堂文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丁元荐撰。元荐有《西山日记》,已著录。元荐受业顾宪成,入东林党籍,当时以节行称
《最古园二编》·十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罗人琮撰。人琮字紫萝,湖南桃源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集,人琮所
《边仲子诗》·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边习撰。习字仲学,济南人,户部尚书贡之次子。王士祯《论诗绝句》所谓“不及尚书有边习
《此观堂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罗万藻撰。万藻有《十三经类语》,已著录。万藻与同邑章世纯、陈际泰、东乡艾南英,并以
《王司马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唐王建撰。建字仲和,颍川人。大历十年进士。大和中为陕州司马。据《文献通考》,建集十卷
《栗斋文集》·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金瑶撰。瑶有《六爻原意》,已著录。是集乃其外孙江从龙所梓。文颇有轶宕之致,其阐发
《岘泉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张宇初撰。宇初字子璿,贵溪人,张道陵四十三世孙,洪武十年袭掌道教,永乐八年卒。《明史
《明水文集》·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九川撰。九川字惟濬,号竹亭,临川人。正德甲戌进士,官太常寺博士,时以直谏,廷杖
《玉恩堂集》·九卷、《附录》·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林景旸撰。景旸字绍熙,华亭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是
《申忠愍诗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申佳允撰。佳允字孔嘉,永平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太仆寺丞,甲申殉流寇之难,世祖章
《子渊诗集》·六卷(永乐大典本)案《子渊诗集》散见《永乐大典》中,但题曰元人。《文渊阁书目》载之,亦不著撰人名氏。考集中
《张司业集》·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唐张籍撰。籍字文昌,和州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官至国子司业。事迹附载《唐书·韩愈传》中
《至正集》·八十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元许有壬撰。有壬字可用,汤阴人。延祐二年进士。历官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兼太子左谕
《双溪草堂诗集》·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汪晋徵撰。晋徵字涵斋,休宁人。康熙己未进士,官至户部侍
《郑忠肃奏议遗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郑兴裔撰。兴裔字光锡,初名兴宗。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由成忠郎历官江东路钤辖,
《玉茗堂集》·二十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汤显祖撰。显祖有《五侯鲭》、《字海》,已著录。显祖於王世贞为后进,世贞与李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