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飞卿集笺注》·九卷(内府藏本)
明曾益撰。顾予咸补辑,其子嗣立又重订之。凡注中不署名者,益原注。署补字者,予咸注。署嗣立案者,则所续注也。益字予谦,山阴人。其书成於天启中。予咸字小阮,长洲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嗣立字侠君。康熙壬辰进士。由庶吉士改补中书舍人。曾注谬讹颇多。如《汉皇迎春词》乃咏汉成帝时事,而以汉皇为高祖。《邯郸郭公词》为北齐乐府,旧题郭公者,傀儡戏也。旧本讹“词”为“祠”,遂引东京郭子仪祠以附会“祠”字之讹。嗣立悉为是正,考据颇为详核。然多引白居易、李贺、李商隐诗为注,虽李善注《洛神赋》“远游履”字引《繁钦定情诗》为证,古人本有此例;然必谓《夜宴谣》“裂管”字用居易“翕然声作如管裂”句,《晓仙谣》“下视九州”字用贺“遥望齐州九点烟”句,《生禖屏风歌》“银鸭”字用商隐“睡鸭香炉换夕薰”句,似乎不然,是亦一短也。唐《艺文志》载庭筠《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宋志》亦同。陈振孙《书录解题》作《飞卿集》七卷。又陆游《渭南集》有《温庭筠集跋》,称其父所藏旧本,以《华清宫》诗为首,中有《早行》诗。后得蜀本,则《早行》诗已佚。《文献通考》则云:“温庭筠《金荃集》七卷,《别集》一卷。”是宋刻已非一本矣。曾本合为四卷,名曰《八叉集》,以作赋之事名其诗,颇为杜撰。嗣立此注,称从所见宋刻分诗集七卷、别集一卷,以还其旧。疑即《通考》所载之本。又称采《文苑英华》、《万首绝句》所录为《集外诗》一卷,较曾本差为完备。然总之非唐本之旧也。
《空明子诗集》·十卷、又八卷、《文集》·六卷、又二卷、《杂录》·一卷、《诗馀》·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荣撰。荣字景
《竹素堂藏稿》·十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陈所蕴撰。所蕴字子有,上海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是集凡杂文十
《谷平文集》·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李中撰。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总督南京粮储,都察院副都御史,谥庄介。
《石溪文集》·七卷、《附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周叙撰。叙字功叙,吉水人,永乐戊戌进士,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事
《敝帚集》·二卷、附《芦中集》·一卷(国子监助教张羲年家藏本)国朝赵秉忠撰。秉忠字景光,号秋墅,兴化人,乾隆乙丑进士,改
《刘文介公集》·三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刘俨撰。俨字宣化,吉水人,正统壬戌进士第一,累官太常寺少卿、春坊大学士,掌院事
《浮溪文粹》·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汪藻撰。明胡尧臣刊。其为何人所编录,则原本不载,他书亦未言及,不可得而复考矣。所
《蘋村类稿》·三十卷、《附录》·二卷(编修徐天柱家藏本)国朝徐倬撰。倬字方虎,蘋村其号也,德清人。康熙癸丑进士,官至翰林
《雄雉斋选集》·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顾图河撰。图河字书宣,江都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图河为江左十五子之
《沧螺集》·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孙作撰。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阴人。元至正末,避兵於吴。初受张士诚之招,旋去
《金管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成天撰。成天有《离骚解》,已著录。其所作诗,凡二千馀首,尝以质於蔡嵩,嵩为摘其中
《姜凤阿文集》·三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姜宝撰。宝有《周易传义补疑》,已著录。是集分十稿:《初稿》一卷,《中秘稿》一
《檀园集》·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李流芳撰。流芳字长蘅,嘉定人。万历丙午举人。三上公车不第。因魏忠贤乱政,遂绝意进取
《方韶卿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方凤撰。凤有全集,已著录。此集前有《曹溶图记》,盖其家藏钞本。然前半卷全采《
《唐英歌诗》·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吴融撰。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元年登进士第。昭宗时官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知
《贞元子诗草》·(无卷数,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项穆撰。穆有《书法雅言》,已著录。穆生於博古赏鉴之家,藉文雅交游之盛,耳濡
《大复集》·三十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何景明撰。景明有《雍大记》,已著录。是集凡赋三卷、诗二十六卷、文九卷,传志、行状
《老泉文》·(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郭祥鹏编,祥鹏,泰和人,成化辛丑进士。是集於《苏洵集》中摘取《权书》十篇、《衡
《龟巢集》·十七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谢应芳撰。应芳有《思贤录》,已著录。《集》一卷为赋,二卷至五卷为诗,六卷至十一卷
《清晖馆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谢廷谅撰。廷谅有《千金堤志》,已著录。是集上卷为诗,下卷为文,前有万历戊子陈文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