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御史集》·十卷、《附录》·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唐黄滔撰。滔字文江,莆田人。乾宁二年进士第。光化中除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守臣节,滔匡正之力为多。《五代史》称审知好礼下士,王淡、杨沂、徐寅,唐时知名士多依之。独不及滔。《五代史》多漏略,不足据也。又集中有《祭南海南平王文》,称“崔员外昨持礼币,尝诣门墙,爰蒙执手之欢,宏叙亲仁之旨”云云。乃为王审知祭刘隐而作。案隐初封大彭王,进封南平王,再进封南海王。据《五代会要》,南海之封在隐卒后一月,故此文尚称南平王。说者或以高季兴亦封南平,又不知此文为代审知所作,遂谓滔曾应高氏之聘。亦考之未审矣。《唐书·艺文志》载滔集十五卷,又《泉山秀句》三卷。并已散佚。此本卷首有杨万里及谢谔序。万里序谓“滔裔孙永丰君自言此集久逸,其父考功公始得之,仅四卷而已。其后永丰君又得诗文五卷於吕夏卿家。又得逸诗於翁承赞家。又得铭碣於浮屠、老子之宫。编为十卷”。是为淳熙初刻。后再刻於明正德,三刻於万历,四刻於崇祯。此本即崇祯刻也。集中文颇赡蔚,诗亦有贞元、长庆之遗。虽不及罗隐、司空图,而实非徐寅诸人之所及。其《颍川陈先生集序》称:“天复元年,某叨闽相之辟。”考乾宁四年,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邪王。至梁太祖即位,乃封闽王,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滔称闽相而不称王,则所谓规正审知使守臣节者,是亦一证也。末有《附录》一卷。又载滔裔孙补遗文一篇。补字季全,绍兴中进士,历官安溪县令。所著《诗解》、《九经解》、《人物志》等书,皆失传。惟此篇仅存,故附滔集以行世云。
《徂徕集》·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石介撰。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天圣八年进士及第。初授嘉州判官。后以直集贤院出通判濮
《文太青文集》·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文翔凤撰。此本为其七代孙三捷所手钞。上卷为《讲章》,下卷为《诗赋杂作》,乃偶然选
《乐圃诗集》·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颜光敏撰。光敏字逊甫,一字修来,曲阜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此集为
《杜诗论文》·五十六卷(内府藏本)国朝吴见思撰。见思字齐贤,武进人。是编成於康熙壬子。据其《凡例》,盖拟举杜诗典故别为一
《集千家注杜诗》·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人名氏。前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四序。所采不满百家,而题曰千家
《凌谿集》·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应登撰,应登字升之,宝应人。弘治己未进士,官至云南布政司参政,宏治七子之一也。《
《湛然居士集》·十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从太祖平定四方,
《冯舍人遗诗》·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冯廷櫆撰。廷櫆字大木,德州人。康熙壬戌进士,官中书舍人。丁卯典试湖广,作诗一卷
《骚略》·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是编皆所拟骚赋,凡三十三篇。其后《欸乃词》一篇,集
《唐风集》·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杜荀鹤撰。荀鹤,池州人。案计有功《唐诗纪事》称“荀鹤有诗名,大顺初擢进士第二。牧之微
《阳明全集》·二十卷、《传习录》·一卷、《语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守仁撰。此本为康熙中馀姚俞嶙所编,删除钱德洪
《青屿稿存》·(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安弦撰,安弦字琴父,乌程人。其文以才气胜,而喜事涂泽,诗则音节疏放,亦未能
《别本彭惠安公文集》·七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彭韶撰。韶有《政训》,已著录。所著诗文名《从吾滞稿》,已散
《毛文简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毛澄撰。澄号三江,太仓人,弘治癸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嘉靖初,议大礼不合,致仕
《耻堂存稿》·八卷(永乐大典本)宋高斯得撰。斯得字不妄,邛州蒲江人,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辟为史馆检阅,迁秘阁校勘。历官端
《淡轩稿》·十二卷、《补遗》·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林文撰。文字恒简,莆田人,宣德庚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
《李太白集》·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唐李白撰。《旧唐书》白传称山东人,《新唐书》则作陇西成纪人。考杜甫作《崔端薛复筵醉
《九愚山房诗集》·十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何东序撰。东序字崇教,号肖山,猗氏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烛湖集》·二十卷、《附编》·二卷(永乐大典本)宋孙应时撰。应时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馀姚人。登淳熙乙未进士。初尉黄岩,
《且亭诗集》·(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杨思圣撰。思圣字犹龙,钜鹿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申涵光所作《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