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谏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唐罗隐撰。隐有《两同书》,已著录。考《吴越备史》隐本传云,隐有《江东甲乙集》、《淮海寓言》及《谗书后集》,并行於世。郑樵《通志·艺文略》载《罗隐集》二十卷,《后集》三卷,又有《吴越掌记集》三卷。至陈振孙《书录解题》,则《甲乙集》仅十卷,而《后集》反有五卷,又多《湘南集》三卷。且注《甲乙集》皆诗,《后集》有律赋数首,《湘南集》乃长沙幕中应用之文。隐又有《淮海寓言》及《谗书》等,求之未获云云。据此,则不特《吴越掌记集》不传,即《淮海寓言》、《谗书》二种,振孙且不得见矣。此本为康熙初彭城知县张瓒所刻。后有瓒跋云:“昭谏诸集,今不复见,仅得《江东集》抄本於邑人袁英家。嗣后得《甲乙集》刻本,合而读之,虽全集不获尽睹,窥豹者已得一斑矣。”盖出於后人所掇拾,非旧帙也。所载诗四卷,又有杂文一卷。诗与毛晋所刻《甲乙集》合,杂文则不知原在何集。其《湘南集》仅存自序一篇,列於卷中。序谓《湘南》文失落於马上军前,仅分三卷,而举业祠祭亦与焉。今杂文既无长沙应用之作,亦无举业祠祭之文。惟诸启多作於湖南,或即《湘南集》中之遗欤。《文苑英华》有隐《秋云似罗赋》一篇,盖即后集之律赋,此本失载。则所采亦尚遗漏矣。第七卷末一篇为《广陵妖乱志》。前十一篇疑即《淮海寓言》之文也。第八卷有《两同书》十篇,《唐志》著录。其说以儒、道为一致,故曰“两同”。似乎《谗书》之外,又有此书者。其异同则不可考矣。隐不得志於唐。迨唐之亡也,梁主以谏议大夫召之,拒不应。又力劝钱镠讨梁。事虽不成,君子韪之。其诗如《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一首、《即事中元甲子》一首、《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皆忠愤之气溢於言表,视同时李山甫、杜荀鹤辈有鸾枭之分。虽残阙之馀,犹为艺林所宝重,殆有由矣。
《清献集》·二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杜范撰。范字成己,黄岩人。嘉定元年进士。淳祐中官至右丞相,清献其谥也。事迹具《宋
《陈两湖集》·三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陈昌积撰。昌积号两湖,泰和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尝手
《蓝涧集》·六卷(永乐大典本)明蓝智撰。其字诸书皆作“明之”,而《永乐大典》独题“性之”。当时去明初未远,必有所据,疑作
《李忠定集选》·四十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宋李纲撰。纲有《梁溪集》,已著录。此本凡录奏议十五卷、文十六卷、诗六卷、《靖康
《许水部稿》·三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许应元撰。应元字子春,钱塘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是集乃应元官夔州知府
《眺秋楼诗》·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高岑撰。岑字岘亭,商邱人,官丰城县知县。其诗每卷各为集名,终之以《和月泉吟社》、
《芝在堂集》·十五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刘醇骥撰。醇骥有《古本大学解》,已著录。是集凡诗六卷,杂文九卷。其《自序》云:
《拟涯翁拟古乐府》·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胡缵宗撰。缵宗游李东阳之门,乃取《东阳古乐府》二卷,以次属和,立题指事,率由
《山谷内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词》·一卷、《简尺》·二卷、《年谱》·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柴墟斋集》·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储巏撰。巏字静夫,号柴墟,泰州人,成化甲辰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刘瑾用事,引疾归。
《天马山房遗稿》·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朱淛撰。淛字必东,号损岩,莆田人。嘉靖癸未进士。授湖广道监察御史。会兴国太后诞
《橘山·四六》二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李廷忠撰。廷忠字居厚,橘山其号也。於潜人。淳熙八年进士。历无为教官、旌德知县。
《江湖闲吟》·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王道撰。道字直夫,漳浦人,官金山县知县。卷首有黄之隽《序》,称所著有《鹿皋文集》
《东园文集》·十三卷、《续编》·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郑纪撰。纪字廷纲,别号东园,仙游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
《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内府藏本)宋魏仲举编。仲举,建安人。书前题庆元六年刻於家塾。实当时坊本也。首列评论
《刘蕺山集》·十七卷(国子监助教张羲年家藏本)明刘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抄》,已著录。讲学之风,至明季而极盛,亦至明季
《梅雪轩诗稿》·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朱敬鑉撰。敬鑉字进父,秦愍王樉八世孙,万历中为奉国中尉。诗格浅弱,敷衍成篇而已。
《空同集》·六十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李梦阳撰。梦阳有《空同子》,已著录。梦阳为户部郎中时,疏劾刘瑾,遘祸几危,气节本
《莱山堂集》·八卷、《遗稿》·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章金牧撰。金牧字云李,归安人,由监生官柏乡县知县。其时文纵横博丽
《运甓漫稿》·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昌祺撰。昌祺名祯,以字行,庐陵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礼部郎中。(案明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