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省集》·三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徐铉撰。铉有《稽神录》,已著录。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并载铉集三十卷,与今本同。陈氏称其前二十卷仕南唐时作,后十卷皆归宋后作。今勘集中所载年月事迹,亦皆相符。盖犹旧本也。集为其婿吴淑所编。天禧中,都官员外郎胡克顺得其本於陈彭年,刊刻表进,始行於世。铉精於小学,所校许慎《说文》,至今为六书矩矱。而文章淹雅,亦冠一时。《读书志》称其文思敏速,凡有撰述,常不喜预作。有欲从其求文者,必戒临事即来请,往往执笔立就,未尝沉思。常曰:“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故其诗流易有馀,而深警不足。然如临汉《隐居诗话》所称《喜李少保卜邻诗》“井泉分地脉,砧杵共秋声”之句,亦未尝不具有思致。盖其才高而学博,故振笔而成,时出名隽也。当五季之末,古文未兴,故其文沿溯燕、许,不能嗣韩、柳之音。而就一时体格言之,则亦迥然孤秀。翟耆年《籀史》曰:“太平兴国中,李煜薨,诏侍臣撰神道碑。有欲中伤铉者,奏曰:‘吴王事莫若徐铉为详。’遂诏铉撰。铉请存故主之义,太宗许之。铉但推言历数有尽,天命有归而已。其警句曰:‘东邻构祸,南箕扇疑。投杼致慈亲之惑,乞火无邻妇之词。始劳因垒之师,终后涂山之会。’太宗览之,称叹不已”云云。后吕祖谦编《文鉴》,多不取俪偶之词,而特录此碑。盖亦赏其立言有体。以视杨维桢作《明鼓吹曲》,反颜而诋故主者,其心术相去远矣。然则铉之见重於世,又不徒以词章也。
《龟巢集》·十七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谢应芳撰。应芳有《思贤录》,已著录。《集》一卷为赋,二卷至五卷为诗,六卷至十一卷
《溟池集》·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文柱撰。文柱字仲立,昆山人。万历戊子举人,官临清县知县。是集前七卷为诗、赋,后九
《沧海披沙集》·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泌水王朱珵堦撰。珵堦号玉源,沈简王模之七世孙,昭定王恬烆子,隆庆元年袭封,万历
《玉芝堂集》·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邵齐焘撰。齐焘字荀慈,昭文人。乾隆壬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集凡诗三卷,文六卷,
《介塘文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相撰。相号介塘,鄞县人。正德辛巳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嘉靖初,以争大礼,廷
《复初集》·三十六卷(庶吉士戴震家藏本)明方承训撰。承训号鄈邖,徽州人。是集乃承训所自编,前有万历癸未《自序》,称家世役
《王魏公集》·八卷(永乐大典本)宋王安礼撰。安礼字和甫,临川人。安石之弟也。登嘉祐六年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尚
《圭峰集》·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卢琦撰。琦字希韩,号立斋,惠安人。圭峰其所居地。抄本或作《圭斋集》,传写误也。至正
《应斋杂著》·六卷(永乐大典本)宋赵善括撰。善括《宋史》无传。惟《宗室表》载此名为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六代孙。考集中有《赵
《江泠阁诗集》·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冷士嵋撰。士嵋字又湄,丹徒人,居傍大江,其读书之阁曰“江泠”,故以名集。其诗
《泾野集》·三十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吕柟撰。柟有《周易说翼》已著录。其集初刻於西安,既而佚阙,其门人徐绅、吴遵、陶
《竹友集》·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谢薖撰。薖字幼槃,临川人。《宋史·艺文志》、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薖《竹友集》俱作十
《运甓漫稿》·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昌祺撰。昌祺名祯,以字行,庐陵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礼部郎中。(案明初六
《双溪集》·二十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王炎撰。炎字晦叔,婺源人。乾道五年进士。官至军器少监。与淳熙中观文殿大学士王炎名
《屏山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刘子翚撰。子翚字彦冲,崇安人。刘韐之季子。尝通判兴化军。移疾归里,筑室屏山以终。此
《西溪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沈遘撰。遘字文通,钱塘人。以荫为郊社斋郎。皇祐元年举进士第一。以已官者不应先多士,改
《东山草堂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潘安礼撰。安礼字立夫,南城人。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编修。是编皆其官京
《跨鼇集》·三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李新撰。晁公武《读书志》曰:“李新字元应,仙井人。早登进士第。刘泾尝荐於苏轼,命赋墨竹
《祐山文集》·十卷、《诗集》·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冯汝弼撰。汝弼有《祐山杂记》,已著录。其官工科给事中时,论劾汪鋐
《梅雪轩诗稿》·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朱敬鑉撰。敬鑉字进父,秦愍王樉八世孙,万历中为奉国中尉。诗格浅弱,敷衍成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