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宪集》·四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宋庠撰。史称庠所著有《国语补音》三卷、《纪年通谱》十二卷、《别集》四十卷、《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今惟《国语补音》有传本,已著录。馀书与文集并佚。国朝厉鹗编《宋诗纪事》,仅采掇《西清诗话》、《侯鲭录》、《合璧事类》、《杨州府志》所载得诗八首,则海内绝无其本已三四百年矣。《永乐大典》修於明初,距宋末仅百馀年,旧刻犹存,故得以采录。而庠文章淹雅,可取者多,故所载特为繁富。今以类排比,仍可得四十卷,疑当时全部收入也。方回《瀛奎律髓》载:“夏竦守安州日,庠兄弟以布衣游学,席上各赋《落花诗》。竦以为有台辅器。”赵令畤《侯鲭录》亦云:“二宋《落花诗》,为时脍炙。”今考庠诗所谓“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祁诗所谓“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者,特晚唐浓丽之格,实不尽其所长。祁集有和庠《赴镇圃田游西池作》,极称其“长杨猎近寒罴吼,太液歌残瑞鹄飞”句,叹其警迈。蔡绦《西清诗话》亦称之。又载其《许昌西湖》诗“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旷古未有。然集中名章隽句,络绎纷披,固不止是数联也。文章多馆阁之作,皆温雅瑰丽,沨沨乎治世之音。盖文章至五季而极弊。北宋诸家,各奋起振作,以追复唐贤之旧。穆修、柳开以至尹洙、欧阳修,则沿洄韩、柳之波。庠兄弟则方驾燕、许之轨。譬诸贾、董、枚、马,体制各殊,而同为汉京之极盛。固不必论甘而忌辛,是丹而非素矣。陈振孙称“景文清约庄重,不逮其兄,以此不至公辅”。今观其集,庠有沉博之气,而祁多新警之思,其气象亦复小殊。所谓文章关乎器识者欤!《书录解题》载是集作四十四卷,与史不合。然《文献通考》亦作四十四卷,似非讹舛。疑别本以《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编入集中,共成此数。唐、宋诸集往往有兼收杂著例也。《通考》於是集之下又附注曰:“一作《湜中集》二十卷。”其名又异。然《永乐大典》实只标《宋元宪集》,则非《湜中集》明甚。故今仍旧目,不取《通考》之名焉。
《天目山堂集》·二十卷、《附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中行撰。中行字子与,号龙湾,长兴人。读书天目山下,故自称“天
《永思斋文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李日茂撰。日茂字文华,号培吾,青县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日茂官御
《松冈集》·十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姜洪撰。洪字启洪,号松冈,江西乐安人,宣德癸丑进士,改庶吉士,除检讨,升修撰,以
《卓山诗集》·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帅家相撰。家相字伯子,奉新人。乾隆丁巳进士,官至浔州府知府。是集又名《三十乘书
《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欧阳修撰。修有《诗本义》,已著录。案《宋史·艺文志》载修所著
《樗菴类稿》·二卷(永乐大典本)明郑潜撰。潜字彦昭,歙县人。元末由内台掾广东帅府从事,上计京师,遂为监修国史掾。后擢正字
《折腰漫草》·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华善继撰。善继字孟达,无锡人,官至永昌府通判。善继与弟善述,并有才名。朱彝尊谓其
《忠愍集》·三卷(永乐大典本)宋李若水撰。若水本名若冰,钦宗为改今名。字清卿,曲周人。靖康初以上舍登第。由太学博士历官吏
《树人堂诗》·七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帅念祖撰。念祖字宗德,号兰皋,奉新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缘事谪戍军台
《序芳园稿》·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赵伊撰。伊字子衡,平湖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是集为其甥沈懋孝所选,
《杨道行集》·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于庭撰。于庭有《春秋质疑》,已著录。是集于庭所自编。其诗沿何、李之派,故拟骚、
《环碧斋诗集》·三卷、《尺牍》·三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祝世禄撰。世禄有《环碧斋小言》,已著录。《西江志》称其工诗善草
《对山集》·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康海撰。海有《武功县志》,已著录。其诗文集自明以来凡四刻。一为张太微所选,一为王世懋
《玉笥集》·九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邓雅撰。原本集首但题邓伯言,而不著其名。今案集中洪武壬戌《辞聘诗》,有“雅以菲才,
《鲁文恪存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鲁铎撰。铎字振之,号莲北,景陵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卒赠礼部侍
《涧泉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韩淲撰。淲有《涧泉日记》,已著录。此其诗集也。淲诗稍不逮其父,而渊源家学,故非徒作。同
《秀岩集》·三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世安撰。世安有《大易则通》,已著录。是集凡诗二十二卷,文九卷,前有顺治丙戌世
《闲居丛稿》·二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蒲道源撰。道源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之青神,徙居兴元。初为郡学正,罢归。皇庆
《颜鲁公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唐颜真卿撰。真卿事迹具《唐书
《贻清堂集》·十三卷、《补遗》·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张习孔撰。习孔有《云谷卧馀》,已著录。是集凡诗八卷,附以诗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