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宪集》·四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宋庠撰。史称庠所著有《国语补音》三卷、《纪年通谱》十二卷、《别集》四十卷、《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今惟《国语补音》有传本,已著录。馀书与文集并佚。国朝厉鹗编《宋诗纪事》,仅采掇《西清诗话》、《侯鲭录》、《合璧事类》、《杨州府志》所载得诗八首,则海内绝无其本已三四百年矣。《永乐大典》修於明初,距宋末仅百馀年,旧刻犹存,故得以采录。而庠文章淹雅,可取者多,故所载特为繁富。今以类排比,仍可得四十卷,疑当时全部收入也。方回《瀛奎律髓》载:“夏竦守安州日,庠兄弟以布衣游学,席上各赋《落花诗》。竦以为有台辅器。”赵令畤《侯鲭录》亦云:“二宋《落花诗》,为时脍炙。”今考庠诗所谓“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祁诗所谓“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者,特晚唐浓丽之格,实不尽其所长。祁集有和庠《赴镇圃田游西池作》,极称其“长杨猎近寒罴吼,太液歌残瑞鹄飞”句,叹其警迈。蔡绦《西清诗话》亦称之。又载其《许昌西湖》诗“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旷古未有。然集中名章隽句,络绎纷披,固不止是数联也。文章多馆阁之作,皆温雅瑰丽,沨沨乎治世之音。盖文章至五季而极弊。北宋诸家,各奋起振作,以追复唐贤之旧。穆修、柳开以至尹洙、欧阳修,则沿洄韩、柳之波。庠兄弟则方驾燕、许之轨。譬诸贾、董、枚、马,体制各殊,而同为汉京之极盛。固不必论甘而忌辛,是丹而非素矣。陈振孙称“景文清约庄重,不逮其兄,以此不至公辅”。今观其集,庠有沉博之气,而祁多新警之思,其气象亦复小殊。所谓文章关乎器识者欤!《书录解题》载是集作四十四卷,与史不合。然《文献通考》亦作四十四卷,似非讹舛。疑别本以《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编入集中,共成此数。唐、宋诸集往往有兼收杂著例也。《通考》於是集之下又附注曰:“一作《湜中集》二十卷。”其名又异。然《永乐大典》实只标《宋元宪集》,则非《湜中集》明甚。故今仍旧目,不取《通考》之名焉。
《纨绮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张献翼撰。乃自录其早岁所作,於《文起堂集》外,别行者也。
《剑南诗稿》·八十五卷(内府藏本)宋陆游撰。游有《入蜀记》,已著录。是集末有嘉定十三年游子朝请大夫知江州军事子虡跋,称游
《铁庐集》·三卷、《外集》·二卷、《后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潘天成撰。天成字锡畴,溧阳人。寄籍桐城,为安庆府学
《雅似堂文·集》十卷、《诗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文德翼撰。德翼有《宋史存》,已著录。德翼人品清逸,而学问未能精邃
《慭斋存稿》·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白乃贞撰。乃贞字廉叔,号蕊渊,顺治壬辰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其诗叙述真朴,不加文饰
《澄怀园全集》·三十七卷(通政司使张若渟家刊本)国朝张廷玉撰。廷玉字衡臣,号砚斋,桐城人。康熙庚辰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
《浮溪文粹》·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汪藻撰。明胡尧臣刊。其为何人所编录,则原本不载,他书亦未言及,不可得而复考矣。所
《别本东田集》·十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马中锡撰。是集为国朝康熙丁亥,中锡乡人贾棠所刊,凡文五卷、诗十卷。案《嵩阳杂识
《平斋文集》·三十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洪咨夔撰。咨夔有《春秋传》,已著录。是集经筵进讲及制诰之文居多,诗歌杂著仅十
《杜律疏》·八卷(洗马刘权之家藏本)国朝纪容舒撰。容舒有《唐韵考》,已著录。此书因顾宸所撰《辟疆园杜诗注解》繁碎太甚,又
《陈士业全集》·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宏绪撰。宏绪有《江城名迹录》,已著录。是编凡分六种,曰《石庄初集》六卷,《
《杨文敏集》·二十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杨荣撰。荣有《后北征记》,已著录。荣当明全盛之日,历事四朝,恩礼始终无间。儒生
《包参军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包大中撰。大中字庸之,别号三川,宁波人。官建阳县县丞,以尝预征倭之役,故称曰“参军
《襄陵集》·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许翰撰。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元祐三年进士。徽宗、钦宗时再为给事中,擢同知枢密院。以议
《东冈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柯暹撰。暹字启晖,更字用晦,建德人。永乐乙酉领乡荐,年仅十六。明年与修《永乐大典》,
《古廉集》·十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李时勉撰。时勉本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永乐甲申进士,官至国子监祭
《次山集》·十二卷(内府藏本)唐元结撰。结事迹具《新唐书》本传。结所著有《元子》十卷,李商隐为作序。《文编》十卷,李纾为
《果堂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彤撰。彤博究古籍,精於考据。所著有《周官禄田考》、《三经小疏》,皆已著录。是集
《居来山房集》·六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佳允撰。佳允字肖甫,铜梁人,初号山,以其家在居来两山之间,更号居来山人。(
《安南即事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陈孚撰。孚有《观光》、《交州》、《玉堂》三稿,已著录。此集诗及自注皆自孚《交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