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文集》·六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宋祁撰。祁有《益部方物略》,已著录。晁公武《读书志》谓祁诗文多奇字,证以苏轼诗“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之语。以今观之,殆以祁撰《唐书》彫琢劖削,务为艰涩,故有是言。实则所著诗文博奥典雅,具有唐以前格律。残膏賸馥,沾匄靡穷,未可尽以诘屈斥也。又陈振孙《书录解题》称:“祁自言年至六十,见少时所作,皆欲烧弃。”然考祁笔记尝云:“年二十五,即见奇於宰相夏公。试礼部又见称於龙图刘公。”盖少作未尝不工,特晚岁弥为进境耳。至於举陆机之“谢华启秀”、韩愈之“陈言务去”以为为文之要,则其生平得力,具可想见矣。祁笔记又深戒其子无妄编缀作集,使后世嗤诋。然当时实已裒合成编,且非一种。据本传称集百卷。《艺文志》则称百五十卷,又有《濡削》一卷、《刀笔集》二十卷。已与本传不符。马端临《通考》亦称百五十卷。《书录解题》暨焦竑《经籍志》俱止称百卷。王偁《东都事略》则文集百卷之外,又有《广乐记》六十五卷。记载互殊,莫详孰是。陆游集载祁诗有《出麾小集》、《西州猥稿》,蜀人任渊曾与黄庭坚、陈无已二家同注。今亦不传。近人所传北宋小集中有《西州猥稿》一种,乃从《成都文类》、《瀛奎律髓》、《文翰类选》诸书采辑而成,非其原帙。兹就《永乐大典》所载,汇萃裒次,釐为六十有二卷。又旁采诸书,纂成《补遗》二卷。并以轶闻馀事各为考证,附录於末。虽未必尽还旧观,名章钜制,谅可得十之七八矣。祁兄弟俱以文学名,当时号大宋、小宋。今其兄庠遗集已从《永乐大典》采掇成编,祁集亦於蠹蚀之馀得以复见於世。虽其文章足以自传,实亦幸际圣朝表章遗佚,乃得晦而再显,同邀乙夜之观。其遭遇之奇,良非偶然也。
《礼部集》·二十卷、《附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吴师道撰。师道有《战国策校注》,已著录。其集原名《兰阴山房类稿》。
《菱溪遗草》·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蒋麟昌撰。麟昌字静存,阳湖人。乾隆己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年仅二十有二而殁,遗
《静轩集》·十三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陈宜撰。宜字公宜,静轩其号也,泰和人,正统壬戌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路璧所作《宜小
《李元宾文编》·三卷、《外编》·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唐李观撰。观字元宾,赵州赞皇人。李华之从子也。贞元八年登进士第。九
《夷白斋稿》·三十五卷、《外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陈基撰。基字敬初,临海人。受业黄溍之门。所作诗文皆操纵驰骋,
《香域内外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释敏膺撰。敏膺,苏州花山翠岩寺僧。是集,乃其弟子圣药等所编。《外集》诗文凡七
《东白集》·二十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张元祯撰。元祯五岁能诗,宁靖王召见,名之曰元徵。巡抚韩雍为改今名,字廷祥,南昌
《南斋摘稿》·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魏骥撰。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人,永乐乙酉举人,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召修《永乐大
《四焉斋诗集》·六卷、附《梯仙阁馀课》·一卷、《拂珠楼偶钞》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曹一士撰。一士字谔庭,号济寰,上海
《陶庄敏集》·八卷、附《兰渚遗稿》·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陶谐撰。是集凡诗六卷,文二卷。据谐《自序》,但自录其诗;杂著
《斜川集》·十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旧本题宋苏过撰。过,轼之季子,字叔党,斜川其自号也,事迹附载《宋史·苏轼传》。其集《
《崧庵集》·六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处权撰。处权《宋史》无传。其集诸家亦不著录。惟方回《瀛奎律髓》中录所作《送二十兄还镇江
《昆仑山房集》·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笃庆撰。笃庆有《班范肪截》,已著录。其诗古文颇知名於时。此集乃有文而无诗,疑
《峡云阁存草》·七卷、《后存草》·七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魏濬撰。濬有《易义古象通》,已著录。其诗草本四十卷,是集仅删取
《尹讷菴遗稿》·八卷、《附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尹昌隆撰。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丁丑进士,永乐二年擢左春坊右中
《蓼村集》·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王苹撰。苹字秋史,历城人,康熙丙戌进士。其诗为王士祯、田雯所称,而文不甚显。乾隆
《西塘集》·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郑侠撰。侠字介夫,福清人。治平四年进士。神宗时调光州司法参军,入京监安上门。以抗疏
《张文贞外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玉书撰。玉书有文集,已著录。此其外集也,凡序九篇,跋一篇,募疏一篇,祭文十七
《兰樵归田稿》·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张榕端撰。皆康熙甲申以后,致仕归里之作,其诗直抒胸臆,多入香山一派。盖老境优游
《蔗尾诗集》·十五卷、《文集》·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郑方坤撰。方坤有《经稗》,已著录。方坤天分既高,记诵尤广,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