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部集》·三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强至撰。至有《韩忠献遗事》,已著录。《宋史·艺文志》载至《祠部集》四十卷。《文渊阁书目》尚著於录,其后遂湮没不传。近时厉鹗撰《宋诗纪事》,仅从高似孙《蟹略》、方回《瀛奎律髓》采录二诗,其他均佚不可见。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裒辑编缀,得诗文数百篇。虽原目久佚,无由知其完阙;而准计卷帙,当尚存十之八九。谨分类排纂,釐为三十六卷。稍据其出处之迹,以为论次。而曾巩原序载於《元丰类稿》者,仍录以冠篇。大抵奏牍之文,曲折疏鬯,切中事情,多有裨於世用。《杭州志》称:“韩琦出镇时,上奏及他书,皆至属稿。琦乞不散青苗钱,神宗阅之曰:‘此必强至之文也。’因出疏以示宰臣,新法几罢。”是固琦之忠诚恻怛,足以感动人主;亦至文章恳挚,有以助之矣。其诗沉郁顿挫,气格颇高,在北宋诸家之中,可自树一帜。观所作《送郭秀才序》,称初为乡试举首,赋出,四方皆传诵之。既得第,耻以赋见称,乃专力六经,发为文章。有举其赋者,辄颈涨面赤,恶其薄己。是其屏斥时蹊,力追古人。实有毅然以著作自命者。宜其以馀事为诗,亦根柢深厚若此也。
《跨鼇集》·三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李新撰。晁公武《读书志》曰:“李新字元应,仙井人。早登进士第。刘泾尝荐於苏轼,命赋墨竹
《范文白诗集》·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元范梈撰。梈诗别有七卷之本,题《范德机集》者,乃临川葛雝所编刊於闽中,已著录。是集
《笠泽丛书》·四卷、《补遗》·一卷(内府藏本)唐陆龟蒙撰。龟蒙有《耒耜经》,已著录。此集为龟蒙自编。以其丛脞细碎,故名《
《心泉集》·二十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何源撰。源字仲深,号心泉,江西广昌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靖惠。源
《勿轩集》·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宋熊禾撰。禾初名鉌,字去非,号勿轩,又号退斋,建阳人。咸淳十年进士,授宁武州司户参军。
《刘彦昺集》·九卷(编修汪汝藻家藏本)明刘炳撰。炳字彦昺,以字行,鄱阳人。洪武初,献书言事,授中书典签。出为大都督府掌记
《梁谿遗稿》·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尤袤撰。袤有《遂初堂书目》,已著录。《宋史》袤本传载所著《遂初小稿》六十卷、内外制
《宋学士全集》·三十六卷(内府藏本)明宋濂撰。濂有《篇海类编》,已著录。元末文章,以吴莱、柳贯、黄溍为一朝之后劲。濂初从
《退菴集》·二十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敬撰。敬字退菴,江宁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湖南。是集诗词十二卷
《青霞集》·十一卷、《年谱》·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炼撰。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戊戌进士。除溧阳知县。后官锦衣卫经历
《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汪懋麟撰。懋麟字季甪,号蛟门,江都人。康熙丁未进士,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官
《鸡肋集》·七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晁补之撰。补之字无咎,钜野人。元丰间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元祐中除校书郎
《简斋集》·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陈与义撰。与义字去非,洛阳人,简斋其号也。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绍兴中官至参知政事
《心泉学诗稿》·六卷(永乐大典本)宋蒲寿宬撰。寿宬之名不见於史,其集亦不载於《艺文志》。惟明《文渊阁书目》载有《蒲心泉诗
《止堂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彭龟年撰。龟年字子寿,清江人。乾道五年进士。历官焕章阁待制,知江陵府。迁湖北安抚使,坐
《西原遗书》·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薛蕙撰。蕙有《约言》,已著录。是编乃户部侍郎、南充王廷所辑,嘉靖癸亥刻於扬州。皆其
《万山楼诗集》·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许虬撰。虬字竹隐,长洲人。顺治辛卯举人,官至思南府知府。其诗前数卷多拟古之
《漫塘文集》·三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刘宰撰。宰字平国,金坛人。绍熙元年进士。仕至浙东仓司幹官。属北伐衅起,遂退居
《橘苑诗抄》·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诸匡鼎撰。匡鼎字虎男,钱塘人。是编子目曰《橘苑诗抄》,而总题则曰《说诗堂集》,
《东观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魏野撰。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先世蜀人,徙於陕州。真宗闻其名,召之,不出。天禧三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