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德集》·三十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吕陶撰。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人。皇祐中进士。熙宁间复登制科。历官给事中,改集贤院学士,知陈州。绍圣末坐党籍贬。徽宗初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卒。事迹具《宋史》本传。陶秉性抗直,遇事敢言,所陈论多切国家大计。其初应制科时,值王安石方行新法。陶对策言:“愿陛下不惑理财之说,不间老成之谋,不兴疆场之事。”安石读卷,神色顿沮。神宗使冯京竟读,称其有理。而卒为安石所抑,仅得通判蜀州。其知彭州。力陈四川榷茶之害,为蒲宗闵所劾谪官。其召用於元祐初,又极指蔡确、韩缜、章惇等之罪,请亟加罢斥。其他建白至多,大抵於邪正是非之介,剖析最明。而据理直陈,绝无洛、蜀诸人党同伐异之习。严气正性,与刘安世略同。至哲宗亲政之始,陶首言:“太皇太后垂帘九年,小人不无怨憾。万一奸邪之人谓某人宜复用,某政宜复行,此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其后兴绍述之说,卒应其言。其深识远虑,亦不在范祖禹下。故其所上奏议,类皆畅达剀切,洞悉事机。蒋堂以贾谊比之,良非虚誉。其馀诗文,亦多典雅可观。至《学论》二篇,力攻王氏《字说》,不遗馀力。尤为毅然自立,不附合时局者矣。《宋史·艺文志》载陶集六十卷,久无传本。其得见於世者,仅《宋文鉴》所载《请罢黄隐》一疏。今就《永乐大典》各韵内采掇裒辑,分类编次,釐为三十八卷。虽以史传相较,其奏疏诸篇,或载或阙。其《应制科策》一首,不可复考,未必尽还旧观。然已什得其七八,所阙者固无几也。
《姑孰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章嘉祯撰。嘉祯字元礼,德清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大理寺寺丞。是集诗文杂编,殊无体例,
《松风轩藏稿》·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陈昌积撰。此集《千顷堂书目》不著录,盖其初刻未定之本也。
《浣亭诗略》·二卷、《浣亭归来吟》·一卷、附《山姜花垭长短句》·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林尧华撰。尧华字开伯,莆田人。
《秋涧集》·一百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王惲撰。惲有《玉堂嘉话》,已著录。惲文章源出元好问,故其波澜意度,皆不失前人矩矱。
《王冠九文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业撰。业字蔚上,号冠九,其里贯未详。明末尝为诸生,寻弃去。吴楚材《序》称其
《程梅轩集》·四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元程从龙撰。从龙字登云,别号汉章,嘉鱼人,自元末隐居教授,入明仍不仕以终。是集为其孙
《练溪集》·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傅米石撰。米石字立元,钜野人,康熙癸巳举人。是集凡文二卷,诗二卷,杂记一卷,前有其
《浮德集》·三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宋吕陶撰。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人。皇祐中进士。熙宁间复登制科。历官给事中,改集贤院学
《颜鲁公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唐颜真卿撰。真卿事迹具《唐书
《白阳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陈淳撰。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人。以诸生援例入北监,
《忠惠集》·十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翟汝文撰。汝文字公巽,润州丹阳人。登进士第。事徽、钦两朝,至显谟阁学士,
《果堂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彤撰。彤博究古籍,精於考据。所著有《周官禄田考》、《三经小疏》,皆已著录。是集
《青村遗稿》·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金涓撰。涓字德原,义乌人。本姓刘,先世避吴越王钱镠嫌名,改为金氏。尝受经於许谦,又
《灵岩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唐士耻撰。士耻爵里始末,诸书不载。案《金华志》有灵岩山,山有灵岩寺,为梁刘孝标故宅。其集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绮撰。绮有《岭南风物记》,已著录。王方岐作《绮小传》,称所著有《亭皋集》、
《集古梅花诗》·(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吴曼撰。吴曼字也倩,上海人。居吴淞江上,其地多梅,因为集句赋咏,凡《和中
《东莱集》·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其生平诗文,皆祖谦殁后,其弟祖俭及从子乔年先后
《画壁遗稿》·一卷(通行本)国朝范承谟撰。承谟有《忠贞集》,已著录。康熙壬子,承谟总督闽浙,值逆藩耿精忠谋反,巡抚刘秉政
《鹤滩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钱福撰。福字与谦,松江华亭人,弘治庚戌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家近鹤滩,因以自号。福
《谦斋诗稿》·二卷、《补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曹庭枢撰。庭枢字六芗,嘉善人。雍正癸卯副榜贡生,乾隆元年尝荐举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