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集》·六十卷、《附录》·一卷(内府藏本)
宋梅尧臣撰。尧臣字圣俞,宣城人。官屯田都官员外郎。事迹具《宋史》本传。其诗初为谢景初所辑,仅十卷。欧阳修得其遗稿增并之,亦止十五卷。其增至五十九卷,又他文赋一卷者,未详何人所编。陈振孙《书录解题》谓即景初旧本,修为作序者,未详考修序文也。《通考》载正集六十卷,又有外集十卷。此本为明姜奇芳所刊,卷数与《通考》合,惟无外集。只有《补遗》三篇,及赠答诗文、墓志一卷,亦不知何人所附。陈振孙谓外集多与正集复出,或后人删汰重复,故所录者止此耶。宋初诗文,尚沿唐末五代之习。柳开、穆修欲变文体,王禹偁欲变诗体,皆力有未逮。欧阳修崛起为雄,力复古格。於时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黄庭坚等皆尚未显。其佐修以变文体者,尹洙;佐修以变诗体者,则尧臣也。曾敏行《独醒杂志》载:“王曙知河南日,尧臣为县主簿,袖所为诗文呈览。曙谓其诗有晋、宋遗风,自杜子美没后二百馀年,不见此作。”然尧臣诗旨趣古淡,知之者希。陈善《扪虱新话》记苏舜钦称“平生作诗,不幸被人比梅尧臣”。又记晏殊赏其“寒鱼犹著底,白鹭已飞前”二句,尧臣以为非我之极致者,则其孤僻寡和可知。惟欧阳修深赏之。邵博《闻见后录》乃载传闻之说,谓修忌尧臣出己上,每商榷其诗,多故删其最佳者,殊为诬谩。无论修万不至此,即尧臣亦非不辨白黑者,岂得失不自知耶!陆游《渭南集》有《梅宛陵别集序》曰:“苏翰林多不可古人,惟次韵和渊明及先生二家诗而已。”案苏轼和陶诗有传本,和梅诗则未闻。然游非妄语者,必原有而今佚之。是尧臣之诗,苏轼亦心折之矣。
《汉滨集》·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王之望撰。之望字瞻叔,襄阳穀城人,后寓台州。登绍兴八年进士第。累迁太府少卿。孝宗即位,
《爱吾庐集》·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徐良傅撰。良傅字子弼,东乡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以言事斥为民。其门人汤
《畦乐诗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梁兰撰。兰字庭秀,又字不移,泰和人。右赞善梁潜之父也。田居不仕,故以“畦乐”自号。
《铁庐集》·三卷、《外集》·二卷、《后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潘天成撰。天成字锡畴,溧阳人。寄籍桐城,为安庆府学
《序芳园稿》·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赵伊撰。伊字子衡,平湖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是集为其甥沈懋孝所选,
《梅村集》·四十卷(通行本)国朝吴伟业撰。伟业有《绥寇纪略》,已著录。此集凡诗十八卷、诗馀二卷、文二十卷。其少作大抵才华
《花溪集》·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沈梦麟撰。梦麟字原昭,吴兴人。举后至元己卯乡荐,授婺源州学正,迁武康令。至正中,解官
《虚舟集》·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王偁撰。偁字孟扬,永福人。元潮州总管翰之子。翰於明初抗节死。偁生甫六龄,其母教之读书
《梅颠稿选》·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周履靖撰。履靖有《夷门广牍》,已著录。所著有《闲云稿》、《泛泖吟》、《咏物诗》、
《西巡类稿》·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吴廷举撰。廷举字献臣,梧州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谥清惠。事迹
《东汇诗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吕希周撰。希周字师旦,崇德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通政使。是集编於嘉靖甲寅,其子端甫
《青屿稿存》·(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安弦撰,安弦字琴父,乌程人。其文以才气胜,而喜事涂泽,诗则音节疏放,亦未能
《默堂集》·二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陈渊撰。渊字知默,一字几叟,沙县人。杨万里序称为瓘之犹子,而集乃自称瓘之侄孙。
《禺山文集》·一卷、《诗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含撰。含字愈光,永昌卫人,正德丁卯举人。其学出于李梦阳,又与杨慎
《倪石陵书》·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倪朴撰。朴字文卿,浦江人。居於石陵村,因以为号。尝应进士举。绍兴末为万言书拟上高宗
《李湘洲集》·十卷、《补遗》·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李腾芳撰。腾芳字子实,湘潭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学宗王
《云邨文集》·十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许相卿撰。相卿有《史汉方驾》,已著录。是集为相卿所自定,简择颇精。《自序》谓弃其
《松韵堂集》·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孙七政撰。七政字齐之,常熟人。与王世贞诸人游,故诗亦类七子之体,而字句时伤於笨
《石屏集》·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戴复古撰。复古字式之,天台人。尝登陆游之门,以诗鸣江湖间。所居有石屏山,因以为号,
《黄叶邨庄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之振撰。之振字孟举,石门人,以贡生授中书科中书。常选《宋诗钞》行世,故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