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魏公集》·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王安礼撰。安礼字和甫,临川人。安石之弟也。登嘉祐六年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尚书左丞。迁资政殿学士,知太原府。事迹具《宋史》本传。安石兄弟三人,惟安国数以正议见绌。其文集亦湮没不传。安礼位稍通显,史称其以经济自任,而阔略细谨。故其生平,一以知湖、润两州与倡女共饭论罢,一以贪论罢。屡踬屡起,盖亦跅弛於法度之外者。然其知制诰时,因彗星见,极言执政大臣不察上惠养元元之意,用力殚於沟瘠,取利究於园夫。其语皆以讥刺新法,则於大体尚能持正,固未可以一节概贬之矣。其集本二十卷,见於《宋史·艺文志》、陈振孙《书录解题》者并同。明叶盛《菉竹堂书目》亦载有《王魏公集》六册,是明初尚有传本。厥后诸家书目,皆不著录。盖自明中叶以后,已佚不存。今从《永乐大典》散见各韵者,裒辑汇编,釐为八卷。其中内外制草,颇典重可观。叙事之文,亦具有法度。至若沈季良、元绛诸志铭,尤足补史传之阙。以视安石,虽规模稍隘,而核其体格,固亦约略相似也。安礼封魏公,史所不载。惟田昼所撰《王和甫家传》有云:“累勋至上柱国,爵魏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盖宋世每遇郊恩,辄赐群臣勋封。名号冗滥,故史不尽载。观安礼所修《灵台秘苑》,今著录子部中者,书前有安礼署衔一条,题上骑都尉剧县开国男。而本传亦未之及。则其为史所略者,固已多矣。
《韩五泉诗集》·四卷、《附录》·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韩邦靖撰。邦靖有《朝邑县志》,已著录。是集乃其兄邦奇所编,以“
《小匡文钞》·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国朝毛先舒撰。前有《自序》曰:“《小匡文钞》者,文皆小有所匡者也。”又自称谓求契於
《筠溪集》·二十四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李弥逊撰。弥逊字似之,连江人,居於吴县。大观三年上舍第一。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
《后山集》·二十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陈师道撰。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受业曾巩之门。又学诗於黄庭坚。元祐
《渼陂集》·十六卷、《续集》·三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王九思撰。九思字敬夫,鄠县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坐刘瑾党
《仁节遗稿》·(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陶琬撰。琬字稚圭,号别峰,昆山人,崇祯末诸生,明亡,殉节死。是集为其邑人柴源岷
《相山集》·三十卷(永乐大典本)宋王之道撰。之道字彦猷,庐州人。宣和六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调历阳丞。南渡后累
《文信公集杜诗》·四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一名《文山诗史》,宋文天祥撰。盖被执赴燕后,於狱中所作。前有《自序》,题“岁上
《陈两湖集》·三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陈昌积撰。昌积号两湖,泰和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尝手
《忠贞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范承谟撰。承谟字觐公,号螺山,镶黄旗汉军,大学士文程子也。初充侍卫。顺治辛卯诏八
《待清遗稿》·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潘音撰。音字声甫,天台人。自咸淳之末,遭逢世乱,即隐居不仕,题所居曰待清轩。入元以
《翠滴楼诗集》·六卷(监察御史戈岱家藏本)国朝冯云骕撰。云骕字懿生,代州人。康熙丙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集,皆所作古今
《王文忠集》·六卷(永乐大典本)元王结撰。结字仪伯,定兴人。仁宗在潜邸时,以荐充宿卫。及即位,迁集贤直学士。元统中,官至
《蛟峰文集》·八卷、《外集》·四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宋方逢辰撰。逢辰初名梦魁,字君锡,淳安人。登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理宗
《宋景文集》·六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宋祁撰。祁有《益部方物略》,已著录。晁公武《读书志
《云泉诗》·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薛嵎撰。嵎字仲止,一字宾日,永嘉人,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宋承五代之后,其诗数变
《句曲纪游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朱凯撰。凯字尧民,长洲人,与同里朱存理齐名,称为“二朱先生”。所著有《尧民集》,
《蓝山集》·六卷(永乐大典本)明蓝仁撰。仁字静之,崇安人。《明史·文苑传》附载《陶宗仪传》末,称“元末杜本隐居武夷山,仁
《清江诗集》·十卷、《文集》·三十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明贝琼撰。琼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人。元末领乡荐,遭乱退
《龙学文集》·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祖无择撰。无择字择之,上蔡人。登进士第。历官龙图阁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坐事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