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内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词》·一卷、《简尺》·二卷、《年谱》·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黄庭坚撰。《年谱》二卷,庭坚孙撰。庭坚事迹具《宋史·文苑传》。字子耕,从学於朱子。朱子於元祐诸人,诋二苏而不诋庭坚,之故也。叶梦得《避暑录话》载黄元明之言曰:“鲁直旧有诗千馀篇,中岁焚三之二。存者无几,故名《焦尾集》。其后稍自喜,以为可传,故复名《敝帚集》。晚岁复刊定,止三百八篇,而不克成。今传於世者尚几千篇”云云。然庭坚所自定者皆已不存。其存者,一曰《内集》,庭坚之甥洪炎所编,即庭坚手定之《内篇》,所谓退听堂本者也。一曰《外集》,李彤所编,所谓邱濬藏本者也。一曰《别集》,即所编,所谓内阁抄出宋蜀人所献本者也。《内集》编於建炎二年。《别集》编於淳熙九年。《年谱》则编於庆元五年。盖《外集》继《内集》而编,《别集》继内、外两集而编,《年谱》继《别集》而编。独李彤之编《外集》未著年月。然考《外集》第十四卷《送邓慎思归长沙》诗,“慎”字空格,注云:“今上御名。”是《外集》亦编於孝宗时也。三集皆合诗文同编。后人注释,则惟取其诗。任渊所注之《内集》,即洪炎所编之《内集》。史容所注之《外集》,则与李彤所编次第已多有不同。而李彤编《外集》之大意,犹稍见於史注第一卷《溪上吟》题下。惟史季温所注之《别集》,则与所编《别集》大有搘拄。此则原本与注本不可相无者矣。又《外集》第十一卷以下四卷,诗凡四百有奇,皆庭坚晚年删去,而李彤附载入者。此则任、史三注本皆未之有。庭坚之诗,得此而后全。又其中有与《年诸》相应者,编《年谱》时皆一一分注某年某事之次。而今但据三集检其目,则《年谱》有而本集无。故此四卷尤不可废也。之《年谱》,专为考证诗文集而作。故刻全集必当兼刻《年谱》。而近日刻本,或删节《年谱》;或删并卷次;或移易分类,以就各体;或专刻一集,而不及其全。此本刻於明嘉靖中,前有蜀人徐岱序,尚为不失宋本之遗。非外间他刻所及焉。
《静居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羽撰。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更字附凤。本浔阳人,侨居吴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
《二槐草存》·(无卷数,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王翃撰。翃字介人,嘉兴人。王晫《今世说》尝记其还妾一事,称为厚德;又称其少失
《龙洲集》·十四卷、《附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刘过撰。过字改之,庐陵人。当宋光宗、宁宗时,以诗游谒江湖。韩侂
《江皋吟》·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刘师朱撰。师朱字仲文,号嵩潭,大名人,万历中由贡生官至庐州府同知。是集原序称作於庐
《道腴堂诗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曹煜曾撰。煜曾字麓蒿,上海人,康熙末贡生。是集为其孙锡宝所编《石仓世纂》之第一
《汉滨集》·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王之望撰。之望字瞻叔,襄阳穀城人,后寓台州。登绍兴八年进士第。累迁太府少卿。孝宗即位,
《旴江集》·三十七卷、《年谱》·一卷、《外集》·三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宋李覯撰。覯字泰伯,建昌南城人。皇祐初以荐授太学
《李中丞文集》·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李氵来撰。氵来字源甫,号养愚,雩都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是
《读书斋偶存稿》·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叶方蔼撰。方蔼字子吉,号讱菴,昆山人,顺治己亥进士,官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
《白云诗集》·七卷、《别集》·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卢存心撰。存心原名琨,字玉严,别字敬甫,钱塘人。恩贡生,乾隆元年
《孜堂文集》·二卷(内府藏本)国朝张烈撰。烈有《读易日钞》,已著录。烈笃守朱子之说,故集中多讲学之文,然如《朱陆异同论》
《蒲室集》·十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释大?撰。大?字笑隐,南昌陈氏子。居杭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是集诗六卷
《罗昭谏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唐罗隐撰。隐有《两同书》,已著录。考《吴越备史》隐本传云,隐有《江东甲乙集》、《淮海
《缘督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曾丰撰。丰字幼度,乐安人。乾道五年进士。官至知德庆府事。真德秀幼尝受学於丰,及执政,奏
《泠然斋集》·八卷(永乐大典本)宋苏泂撰。泂字召叟,山阴人。右仆射颂之四世孙。《宋史》颂传不详列其后裔,故泂始末无可考。
《鄱阳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彭汝砺撰。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历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江州。事
《镡津集》·二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释契嵩撰。契嵩姓李氏,字仲灵,藤州镡津人。庆历闲居杭州灵隐寺。皇祐间入京师,两
《彭椒岩诗稿》·二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彭开祐撰。开祐字孝绪,号椒岩,娄县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武冈州知州。是集
《南川稿》·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陶谐撰。谐字世和,号南川,会稽人。弘治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以忤刘瑾
《万山楼诗集》·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许虬撰。虬字竹隐,长洲人。顺治辛卯举人,官至思南府知府。其诗前数卷多拟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