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邱集》·七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张耒撰。耒有《诗说》,已著录。苏轼尝称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唱三叹之音。晚岁诗务平淡效白居易,乐府效张籍。故《瀛奎律髓》载杨万里之言,谓“肥仙诗自然”。肥仙,南宋人称耒之词也。《文献通考》作《柯山集》一百卷。兹集少二十四卷。查慎行注苏轼诗云:“尝见耒诗二首,而今本无之。”考周紫芝《太仓稊米集》有《书谯郡先生文集后》曰:“余顷得《柯山集》十卷於大梁罗仲洪家。已而又得《张龙阁集》三十卷於内相汪彦章家。已而又得《张右史集》七十卷於浙西漕台。而先生之制作於是备矣。今又得《谯郡先生集》一百卷於四川转运副使南阳井公之子晦之。然后知先生之诗文为最多,当犹有网罗之所未尽者。余将尽取数集,削其重复,一其有无。以归於所谓一百卷,以为先生之全书”云云。然则耒之文集,在南宋已非一本。其多寡亦复相悬。此本卷数与紫芝所记四本皆不合,又不知何时何人摭拾残剩所编。宜其阙佚者颇夥。然考胡应麟《笔丛》有曰:“张文潜《柯山集》一百卷,余所得卷仅十三。盖钞合类书以刻,非其旧也。余尝於临安僻巷中见钞本书一十六帙,阅之乃文潜集,卷数正同。明旦访之,则夜来邻火延烧,此书倏煨烬矣。余大怅惋弥月”云云。此本虽不及百卷之完备,然较应麟所云十三卷者,则多已不啻五六倍。亦足见耒著作之大略矣。
《贻安堂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春芳撰。春芳字子实,号石麓,福建兴化人。嘉靖丁未进士第一,官至中极殿大学士,谥文
《江月松风集》·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元钱惟善撰。惟善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钱塘人。领至正元年乡荐,官至儒学副提举。张
《宝晋英光集》·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米芾撰。芾有《画史》,已著录。其集於南渡之后,业已散佚。绍定壬辰,岳珂官润州时
《慧阁诗》·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翼飞撰。翼飞字元明,平河人。万历庚戌进士,官宜兴县知县。所著有《慧阁》、《长梧》二
《赤嵌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孙元衡撰。元衡字湘南,桐城人,康熙中官至东昌府知府。是集,皆其为台湾同知时所作,以
《受祺堂诗集》·三十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因笃撰。因笃字子德,又字天生,富平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
《北郭集》·六卷、《补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许恕撰。恕字如心,江阴人。至正中荐授澄江书院山长,旋弃去。会天下已
《庞眉生集》·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于慎思撰。慎思字无妄,号航隐,东阿人,于慎行之弟也。是集诗七卷,杂文八卷,乐府一
《三华集》·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梁机撰。机字仙来,泰和人,康熙癸巳进士。是集机所自编,分四子部:一曰《入洛志胜
《沧浪棹歌》·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陶宗仪撰。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是编诗词合为一卷。前有正德丁丑松江《
《羽王先生集略》·(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鸣凤撰。鸣凤有《桂故》,已著录。是集为僧超拨所刻,超拨即鸣凤之孙也。自称
《午溪集》·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陈镒撰。镒字伯铢,丽水人。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遂以“午溪”名其集。卷首题“
《挹青轩诗稿》·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华浣芳撰。浣芳,苏州女子。华亭张荣之妾也,年二十三而卒。荣刊其遗诗,自为作《序
《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八卷、《续稿后》·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李曾伯撰。曾伯字长孺,覃怀人。丞相邦彦之
《东涧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汤汉撰。汉字伯纪,安仁人,以荐授信州教授,度宗时,官至工部尚书,谥文清,事迹具《宋史
《枫林集》·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朱升撰。升有《周易旁注》,已著录。是编前八卷皆诗文,而以《官诰》及《太祖手敕》编入第
《雪山集》·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质撰。质有《诗总闻》,已著录。其集久佚不传。仅散见《永乐大典》中。史称其尝著论五十篇
《欧阳遗粹》·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郭云鹏编。云鹏爵里未详。卷首有嘉靖丁未云鹏《自叙》。以陈亮《欧阳文粹》仅录一百三
《半洲稿》·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张经撰。卷首题曰蔡经,盖其未复姓时所刊也。经字廷彝,侯官人。正德丁丑进士,累官南京
《大全集》·十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高启撰。启字季迪,长洲人。元末避张士诚之乱,遁居松江之青邱,自号青邱子。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