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集》·七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晁补之撰。补之字无咎,钜野人。元丰间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元祐中除校书郎。绍圣末落职,监信州酒税。大观中起知泗州,卒於官。后入元祐党籍。事迹具《宋史·文苑传》。初,苏轼通判杭州,补之年甫十七。随父端友宰杭州之新城。轼见所作《钱塘七述》,大为称赏。由是知名。后与黄庭坚、张耒、秦观声价相埒。耒尝言:“补之自少为文,即能追补屈、宋、班、扬,下逮韩愈、柳宗元之作。促驾力鞭,务与之齐而后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亦称:“余观《鸡肋集》,古乐府是其所长,辞格俊逸可喜。”今观其集,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骤。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俊迈。并驾於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世传苏门六君子。《文粹》仅录其文之体近程试者数十篇。《避暑漫抄》仅称其《芳仪曲》一篇。皆不足以尽补之也。此本为明崇祯乙亥苏州顾凝远依宋版重刊。前有元祐九年补之自序,后有绍兴七年其弟谦之跋。序称“裒而藏之,谓之《鸡肋集》”。跋则称“宣和以前,世莫敢传。今所得者古赋、骚词四十有三,古律诗六百三十有二,表启、杂文六百九十有三。自捐馆舍,迨今二十八年,始得编次为七十卷”云云。盖其稿为元祐中补之自葺。虽有集名,尚非定本。后谦之乃裒合编次,续成此帙。故中有元祐以后所作,与补之原序年月多不相应云。
《桂坡集》·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左赞撰。赞字时翊,南城人,天顺丁丑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是编凡《前集》五卷、《后
《梅溪集》·五十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王十朋撰。十朋有《会稽三赋》,已著录。是集为正统五年温州教授何氵横所校,知府
《咏物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谢宗可撰。宗可自称金陵人,其始末无考。相传为元人,故顾嗣立《元百家诗选》录是编於《
《五公山人集》·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馀祐撰。馀祐本姓宓,先世为王氏,后因不复改,字申之,一字介祺,直隶新城人。
《安雅堂集》·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陈旅撰。旅字众仲,莆田人。以荐为闽海儒学官。中丞马祖常奇之,与游京师,又为虞集所
《须溪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刘辰翁撰。辰翁字会孟,庐陵人。须溪其所居地名也。少补太学生。景定壬戌,廷试入丙第。以亲老
《函山集》·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刘天民撰。天民字希尹,号函山,历城人。正德甲戊进士,除户部主事。谏武宗南征,廷杖,改
《孙文恪集》·二十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升撰。升字志高,馀姚人,燧之子也,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
《静居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羽撰。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更字附凤。本浔阳人,侨居吴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
《黄淳父集》·二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黄姬水撰。是编乃万历乙酉,其婿顾大思裒《白下》、《高素斋》二集及所未刊者并梓
《百川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楼撰。楼字子虚,常熟人。嘉靖丙午举人,官湖州府推官。工於制义,与胡友信、瞿景淳等
《张伎陵集》·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凤翔撰。凤翔字光世,号伎陵子,洵阳人。弘治己未进士,官户部主事。是集前六
《别本学文堂集》·四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玉璂撰。此本凡文四十三卷,诗十卷,词三卷,总五十六卷,然文集之中,有录
《摛文堂集》·十五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慕容彦逢撰。彦逢字淑遇,宜兴人。元祐三年进士。调铜陵主簿。复中词科,
《蓉川集》·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齐之鸾撰。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
《安晚堂诗集》·七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郑清之撰。清之初名燮,字文叔。后改今名,字德源。安晚其别号也。鄞县人。嘉定四年
《丰川续集》·三十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心敬撰。据其子勍《凡例》称,心敬康熙丙申刻有正、续集二十八卷。是已有正、续
《梅禹金集》·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集乃其诗,凡分《庚辛草》四卷,《与元草》八
《过江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史申义撰。申义字叔时,号蕉饮,江都人。康熙戊辰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给事中。时新城
《羽王先生集略》·(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鸣凤撰。鸣凤有《桂故》,已著录。是集为僧超拨所刻,超拨即鸣凤之孙也。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