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集》·二十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葛胜仲撰。胜仲字鲁卿,丹阳人。绍圣四年进士。又试学官及词科,俱第一。官至华文阁待制,知湖州。绍兴元年乞祠归。十四年卒,谥文康。事迹具《宋史·文苑传》。据其婿章倧所作行状,称有文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初刊版於真州,兵燹残阙。隆兴甲寅,知州事宋晓修补之,自跋其后。淳熙丙午,知州事姚恪又为重鋟,中书舍人王信为之跋。自明以来,传本遂绝。今据《永乐大典》所载,以类裒辑,得文十五卷、诗七卷、诗馀一卷,又附录行状、谥议为一卷,共成二十四卷。王信跋及章倧行状并称:“宣和北伐之时,胜仲贻书蔡京,力言其不可。”然《宋史》本传不载此事,集中亦无此书。又称“由兖州教授入为太学正,时上幸学,多献颂者,胜仲独献赋。上命中书第其优劣,胜仲为首”。今集中亦无此赋。他如本传所载《论郭天信不当提举议历所》、《论僖祖庙增置殿室不必毁》,其奏议并佚不存。又所称官谕德时为仁、孝、学三论献太子者,今惟存《孝论》、《学论》,而《仁论》竟无可考。则其散失者已多。然观其四分之一,亦足以见其大凡矣。胜仲为太府少卿时,能拒盛章之援引。知汝州时,能拒李彦之括敛。知湖州时,能拒朱勔之求白雀、鸂鶒。其气节甚伟。历典诸州,皆有幹略。再知湖州,遭逢寇乱,复有全城之功。其宦绩亦足以自传。本不尽以文章重。即以文章论之,在南北宋间,亦褎然一作者也。欧阳修尝辑建隆至治平故事为《太常因革礼》一百篇。胜仲官太常卿时,复手续其书为三百卷。故於当代典制最娴。官谕德时,尝纂历代太子事迹为《承华诏美》。又考论诸史为《评古篇》。故於古今成败最悉。崇宁三年居父丧,尽阅释氏《大藏经》。故所著作,往往阐明佛理。惟青词、功德疏、教坊致语之类,沿宋人陋例,一概滥载於集中,殊乖文体。流传既久,姑仍其旧,付诸无讥之列可矣。
《贯珠编贝集》·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沈行撰。行字履德,钱塘人。是编前有《魏骥序》,则当在永乐、宣德间也。是编皆集句之
《征南草》·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王邦俊撰。邦俊字虞卿,鄜州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贵州兵备参政。是编即贵州所作。时苗民
《西征集》·(无卷数,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林俊撰。俊有《见素文集》,已著录。是集皆其正德四年再起官四川巡抚,平定巴夔土寇
《深秀亭近草》·五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潘锺麟撰。锺麟字层峰,华亭人。是编,皆七言律诗,前四卷为乞酒之作,所投赠者凡
《上生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秦燢撰。燢字日上,一字广斋,无锡人,万历中诸生,上生其号也。是集乃崇祯初,其子堈、坊
《青萝馆诗》·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徐中行撰。是集乃隆庆中,其婿汪时元所刻。其守汝宁以后之诗,居三分之一。汰其古文,又
《白云集》·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唐桂芳撰。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歙县人。教授元之第五子。少从洪焱祖学
《九家集注杜诗》·三十六卷(内府藏本)宋郭知达编。知达,蜀人。前有自序,作於淳熙八年。又有曾噩重刻序,作於宝庆元年。噩据
《鬳斋续集》·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林希逸撰。希逸有《考工记解》,已著录。《宋史·艺文志》载希逸有《鬳斋前集》六十卷
《渔洋诗集》·二十二卷、《续集》·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初刻《落笺堂诗》,又刻顺治丙申至辛丑所作为《
《许灵长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许光祚撰。光祚字灵长,陕西人。是集刻於万历壬子。诗格平易,罕逢警策。刊本不分卷
《射堂诗钞》·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梦旸撰。梦旸字允兆,归安布衣,射堂其所居室也。是集乃其曾孙自岩所编。末附朱大复
《梦草堂稿》·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胡镇撰。镇字子重,歙县人。万历中贾人,其诗以宫、商、角、徵、羽,分五集,每卷又
《墙东杂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汝骧撰。汝骧字云衢,所刻制义,或自书曰“云劬”,又自书曰“耘渠”,皆以同音假借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三十卷谨案《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凡文二十卷、诗十卷。文分十三体。诗则前七卷曰《雍邸集》,皆康熙壬
《梅花字字香前集》·一卷、《后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郭豫亨撰。豫亨自号梅岩野人。里籍未详。据其《自序》,则至大
《岘泉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张宇初撰。宇初字子璿,贵溪人,张道陵四十三世孙,洪武十年袭掌道教,永乐八年卒。《明史
《瞿冏卿集》·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瞿汝稷撰。汝稷字元立,常熟人。礼部侍郎景淳子,用父荫,官主事,仕至太仆寺少卿。事
《钝翁前后类稿》·一百十八卷(内府藏本)国朝汪琬撰。琬有《尧峰文抄》,已著录。始琬请告以前所作诗文,自辑为《类稿》六十二
《西楼集》·十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邓原岳撰。原岳字汝高,闽县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传》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