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集》·二十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李石撰。石有《方舟易学》,已著录。《宋史》不为石立传,其集亦不见於《艺文志》。惟《书录解题》载《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自明以来,绝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采掇编次,犹可得十之六七。考邓椿《画继》,称其出主石室(案此指由太学博士黜为成都学官时),就学者如云。闽越之士,万里而来,刻石题诸生名几千人。蜀学之盛,古今鲜俪。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石在太学时,適右学生芝草,学官称贺,石独以为兵兆。由是坐斥。赵雄其乡人,骤贵,石不与通书。及石罢官,值雄秉政,遂不复起。”是石亦学问气节之士。《资州志》又称其好学能属文,少从苏符尚书游。而集中亦有为苏峤所作《苏文忠集御序跋》。知其文字渊源,出於苏氏。故所作以闳肆见长。虽间失之於险僻,而大致自为古雅。诸体诗纵横跌宕,亦与眉山门径为近也。谨以类排比,编为诗五卷、词一卷、文十二卷。又浙江采进遗书中有石所撰《易十例略》、《互体例》、《象统》、《左氏卦例》、《诗如例》、《左氏君子例》、《圣语例》、《诗补遗》诸篇,皆题门人刘伯龙编。而帙首一行乃标曰《方舟先生集》。勘验《永乐大典》所录,《经说》诸篇与浙江本无异。而其前冠以“方舟集”字亦与浙江本同。盖本附入集中,后全集散亡,仅存此《经说》。今仍别为六卷,附之於后,以还其旧焉。
《永思斋文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李日茂撰。日茂字文华,号培吾,青县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日茂官御
《温飞卿集笺注》·九卷(内府藏本)明曾益撰。顾予咸补辑,其子嗣立又重订之。凡注中不署名者,益原注。署补字者,予咸注。署嗣
《古城集》·六卷、《补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吉撰。吉字克修,号翼斋,又曰默庵,又曰怡窝,晚乃自称曰古城,馀干人
《绿波楼诗集》·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张九一撰。九一字助甫,号周田,新蔡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隐拙斋集》·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廷芳撰。廷芳有《十三经注疏正字》,已著录。是集为廷芳所自编。凡诗赋三十二卷,
《东谷集》·三十四卷、《归庸集》·四卷、《桑榆集》·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白允谦撰。允谦有《学言》,已著录。此集为其
《坦斋文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刘三吾撰。三吾字如孙,自号坦坦翁,茶陵人,洪武中官翰林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案
《道乡集》·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邹浩撰。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人。元丰五年进士。官终直龙图阁,赠宝文阁学士。谥曰忠。事
《篁墩集》·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程敏政撰。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是集为敏政所自订。据《千顷堂书目》,尚有《
《备忘集》·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海瑞撰。瑞有《元祐党人碑考》,已著录。案《明史·艺文志》载《海瑞文集》七卷。国朝广东
《省中稿》·二卷、《二台稿》二卷、《归田稿》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许穀撰。穀字仲贻,上元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尚宝司卿
《学言诗稿》·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元吴当撰。当字伯尚,崇仁人,澄之孙也。以荫授万亿四库照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宋》、
《丰正元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丰越人撰。越人字正元,鄞县人,坊之孙也。尝自号“天放野人”故《千顷堂书目》作《天放
《端简文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郑晓撰。晓有《禹贡图说》,已著录。是编第一卷为《说经》,第二卷为“诗”,第三卷至
《受祺堂诗集》·三十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因笃撰。因笃字子德,又字天生,富平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
《忠宣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范纯仁撰。纯仁字
《澄江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有《八纮译史》,已著录。是集皆古今体诗,盖其官江阴时所作,故以“
《蟋蟀轩草》·(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明刘士骥撰。士骥字允良,禹城人。万历甲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士骥於李攀龙为乡人,
《蛰菴日录》·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顾起元撰。起元有《说略》,已著录。是集乃其天启壬戌、癸亥两年所作诗文。曰“蛰菴
《徐太拙诗稿》·(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徐振芳撰。振芳字太拙,山东乐安人。是集,凡分三种,一曰《雪鸿草》,一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