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隐集》·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陈棣撰。棣始末诸书不载。惟凌迪知《万姓统谱》载陈汝锡字师予。绍圣四年进士。官至浙东安抚使。子棣字鄂父。以父任,官至通判潭州。今考集中《知军刘公挽词》第三首,自注称“绍兴初,先子帅越”。与汝锡时代官阶皆符,当即其人。惟谱称通判潭州,而集中《食枸杞菊》诗自序称“仆官桐川”。又有“我今作掾尝苦饥”句,稍为不合。或初仕为桐川掾,后终潭州欤?集中有《甲子除夕》诗,甲子为绍兴十四年,则犹高宗时人也。《栝苍汇纪》载:“汝锡尝有‘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句,为黄庭坚所赏。”则其家学渊源,亦从元祐而来。棣诗乃於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盖其足迹游历,不过数郡,无名山大川以豁荡心胸。所与唱和者不过同官丞簿数人,相与怨老嗟卑,又鲜耆宿硕儒以开拓学识。其诗边幅稍狭,比兴稍浅,固势使之然。然统各体而观之,虽乏鸿篇,实殊伪体。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较以生硬晦涩为奇伟,以鄙俚芜杂为真切者,其品固有间矣。宋代遗篇,日传日少。录而存之,俾谈艺家见所未见,亦稽古者所不废也。自明以来,选宋诗者皆未及。厉鹗作《宋诗纪事》,亦不载其姓名。则原集之佚已久。其卷帙多少,不可复考。诗惟一篇,题甲子,其年月先后亦不可知。谨从《永乐大典》所载,按体区分,釐为上、下二卷,以略存梗概焉。
《应斋杂著》·六卷(永乐大典本)宋赵善括撰。善括《宋史》无传。惟《宗室表》载此名为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六代孙。考集中有《赵
《长谷集》·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徐献忠撰。献忠有《吴兴掌故》,已著录。是集赋一卷,诗三卷,文十一卷。嘉靖甲子,松江
《漳埜文集》·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新芳撰。新芳字元德。别号漳埜,潞州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集为其门人杨
《孔锺英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孔毓琼撰。毓琼字锺英,江西新城人。尝学於魏礼。礼为是集《序》,称其学古於世所不学
《同春堂遗稿》·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刘熠撰。熠字元丽,海盐人。嘉靖庚子举人,官至监察御史。是集乃崇祯丁丑,其曾孙江南
《白华楼藏稿》·十一卷、《续稿》·十五卷、《吟稿》·八卷、《玉芝山房稿》·二十二卷、《耄年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
《南斋摘稿》·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魏骥撰。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人,永乐乙酉举人,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召修《永乐大
《杜诗阐》·三十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卢元昌撰。元昌有《左传分国纂略》,已著录。是书成於康熙壬戌。前有《自序》,称
《宛邱集》·七十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张耒撰。耒有《诗说》,已著录。苏轼尝称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唱三叹之音。晚岁诗务平
《玉川子诗集注》·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之騄撰。卢仝诗,《唐书·艺文志》一卷;《书录解题》作二卷,又《外集》一卷;
《玩鹿亭稿》·八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万表撰。表有《海寇议》,已著录。万氏世以勋绩显,表独才兼文武,每与
《行远集、行远外集》·(皆无卷数,内府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录》,已著录。其文集、续集,刻於嘉靖中。此集,则崇祯庚午
《石田集》·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马祖常撰。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人。居靖州之天山。高祖锡里济苏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
《大隐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李正民撰。正民有《己酉航海记》,已著录。正民《宋史》无传,事迹始末不可考。惟据《航海记》
《张秦亭诗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丹撰。丹字祖望,原名纲孙,钱塘人。与陆圻、柴绍炳、陈廷会、毛先舒、丁澎、吴
《托素斋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黎士宏撰。士宏字媿曾,长汀人。顺治甲午举人,官至陕西布政司参议。是集诗四卷,文六
《双溪集》·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苏籀撰。籀有《栾城遗言》,已著录。考苏、黄二家并隶名元祐党籍。南渡以后,黄氏虽承藉
《熊南沙文集》·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熊过撰。过有《周易象旨决录》,已著录。是集,乃隆庆戊辰其门人严清所刻。前四卷为
《海叟集》·四卷、《集外诗》·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袁凯撰。凯字景文,华亭人。洪武中由举人荐授监察御史,以病免归
《程梅轩集》·四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元程从龙撰。从龙字登云,别号汉章,嘉鱼人,自元末隐居教授,入明仍不仕以终。是集为其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