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石陵书》·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倪朴撰。朴字文卿,浦江人。居於石陵村,因以为号。尝应进士举。绍兴末为万言书拟上高宗而不果。郑伯熊、陈亮皆极称之。后为里人所构,徙置筠州,以赦得还。吴师道、宋濂皆为作传。师道称其究悉用兵攻守险要,尤精地理,著《舆地会元志》四十卷。今不传。传者仅此集。前载吴宋二传,次《拟上高宗书》,又书劄八篇、书唐史诸传七篇、辨一篇。大抵皆古健有法。惟其《观音院钟刻辨》,论吴越所以改元者,乃因梁灭於唐,不肯反面事仇,奉正朔於唐,为钱氏立国之大节。夫钱镠,固唐遗民也。当朱温僣逆之时,罗隐之言,凛然大义。乃不以篡唐之梁为仇,而反以灭梁之唐为仇,是非颠倒,莫甚於是。朴因汴京丧乱,务伸复雠之义,遂并此事而附会之。可谓斯言之玷。郑楷、杜极二跋,乃特称是篇,其傎甚矣。卷末又有吴莱一序,乃为谢翱辑朴杂著而作者。独不举此篇,其识固在二人上也。翱所辑久无传本,其序盖自《渊颖集》录出。此本则明嘉靖丙戌麻城毛凤韶所辑。其不曰集而曰书者,凤韶自序谓以《上高宗书》为主,举所重云。
《坦斋文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刘三吾撰。三吾字如孙,自号坦坦翁,茶陵人,洪武中官翰林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案
《李义山文集笺注》·十卷(通行本)国朝徐树穀笺,徐炯注。树穀字艺初。康熙乙丑进士。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炯字章仲。康熙壬戌
《金闇斋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金敞撰。敞字廓明,号闇斋,武进人。其学出於“东林”。是书首载《家训纪要》,次《
《慈湖遗书》·十八卷、《续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金谿之学,以简为大宗。所为文
《松筹堂集》·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杨循吉撰。循吉有《苏州府纂修识异》,已著录。其平生诗文杂著几及千卷,芜累颇甚。是
《芙蓉馆集》·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杨一葵撰。一葵字翘卿,漳浦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云南布政司。是集诗一卷,文一卷。
《东越证学录》·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周汝登撰。汝登传王畿之说,故是录以证学为名,而会语亦与诗文并列。
《白茅堂集》·四十六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景星撰。景星有《黄公说字》,已著录。景星著述甚富。初有《童子集》三卷,《愿
《九家集注杜诗》·三十六卷(内府藏本)宋郭知达编。知达,蜀人。前有自序,作於淳熙八年。又有曾噩重刻序,作於宝庆元年。噩据
《兰樵归田稿》·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张榕端撰。皆康熙甲申以后,致仕归里之作,其诗直抒胸臆,多入香山一派。盖老境优游
《祓园集》·九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梁清远撰。清远有《雕邱杂录》,已著录。是集清远所自编,凡诗四卷,文四卷,词一卷。其
《邓绅伯集》·二卷(永乐大典本)案《邓绅伯集》散见《永乐大典》中,裒集排纂,尚得二卷。然原本不著其名,亦不著时代。诸家目
《鹤侣斋集》·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孙勷撰。勷字子未,一字予未,号莪山,又号诚斋,德州人。康熙乙丑进士,官至大理寺少
《湛然堂诗稿》·(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陈汝玚撰。汝玚字席珍,高安人,官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
《灌园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吕南公撰。南公字次儒,南城人。《宋史·文苑传》称其於书无所不读,於文不肯缀辑陈言。熙宁
《济美堂集》·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吴文华撰。文华有《粤西疏稿》,已著录。是集凡诗文四卷,颇沿台阁旧体。后四卷即《粤西
《张浒东集》·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张卤撰。卤字召和,号浒东,仪封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以忤张
《九灵山房集》·三十卷、《补编》·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戴良撰。良字叔能,浦江人。尝学文於柳贯、黄溍、吴莱,学诗於余阙
《念初堂稿》·四卷、《续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嘉谟撰。嘉谟,庐陵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隆庆庚午
《少湖文集》·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徐阶撰。是集乃阶外谪延平府推官时,三年秩满北上,延平士人裒其前后诸作,为之付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