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塘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袁说友撰。说友字起岩,建安人。流寓湖州。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嘉泰中官至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说友学问淹博,留心典籍。官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程遇孙等八人辑蜀中诗文,自西汉迄於淳熙,为《成都文类》五十卷。深有表章文献之功。其集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不载。故厉鹗《宋诗纪事》仅从杨慎《全蜀艺文志》采其《巫山十二峰》诗一首,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采其《题米敷文潇湘图》诗一首,而不言其有集。则非惟诗文散佚,并其集名亦湮没不传矣。今据《永乐大典》所载,蒐罗排纂,得诗七卷、文十三卷。又家传一篇,不知谁作。后半文已残阙,而前半所叙仕履颇详。亦并存之,以备考证。集中题跋诸篇,於司马光、韩琦、欧阳修、苏舜钦、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诸人皆慨想流连,服膺甚至。而《跋默堂帖》一篇,於王安石新学之失,辨之尤详。知其学问渊源,实沿元祐之馀派。故其论事之文,曲折畅达,究悉物情,具有欧、苏之体。其诗与杨万里倡和颇多。五言近体,谨严而微伤局促。七言近体,警快而稍嫌率易。至於五七言古体,则格调清新,意境开拓,置之《石湖》、《剑南》集中,淄渑未易辨别矣。说友敭历中外凡三十年,其政绩虽不尽见於后,然章奏敷陈,多切时病。今集中尚见大凡。其《论守淮宜用武臣》一疏,谓文臣不谙兵事,不宜以边务委之。切中当时坐谈偾事之弊,非讲学家所肯言。又《蜀将当虑其变》一疏,引崔宁、刘辟、王建、孟知祥为戒。说友殁后,卒有开禧吴曦之变,若先事而预睹之,其识虑亦不可及。魏了翁《鹤山集》有《祭袁参政文》,以耆臣宿弼相推。惋悼颇深,当非无故。《宋史》不为立传,殊不可解。今收拾於散佚之馀,剩简残篇,尚能成帙。俾其人其文并藉以传。则是集之存,其足补史氏之阙者,又不仅在词翰间也。
《纨绮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张献翼撰。乃自录其早岁所作,於《文起堂集》外,别行者也。
《经济文集》·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李士瞻撰。士瞻字彦闻,先世新野人,徙居荆门。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中书辟充右司掾
《郭鲲溟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郭谏臣撰。谏臣字子忠,长洲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
《古雪斋近稿》·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朱多颎撰。多颎字以昭,号斗斋,南昌人,宁藩裔也。在万历间,与李维桢、曹学佺等倡
《双江文集》·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聂豹撰。豹有《困辨录》,已著录。是集乃其侄礼部郎中静所编。第一卷至第十一卷皆文,
《后山诗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陈师道撰。师道有全集已著录。此本为雍正乙巳嘉善陈唐所刊。《正集》六卷,仍魏衍所编
《杏亭摘稿》·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洪焱祖撰。焱祖字潜夫,歙县人。是集前有《危素序》,称为徽州路休宁县尹致仕。而叙其
《屏岩小稿》·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张观光撰。观光字直夫,东阳人。其始末未详。集中有《和仇山村九日吟》,而《晚春即事
《张静思文集》·十卷、《附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选撰。选字舜举,无锡人。嘉靖己丑进士,授萧山知县,擢户科给事中
《浣花集》·十卷、《补遗》·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唐韦庄撰。庄字端己,杜陵人。乾宁九年第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后仕蜀
《孙明复小集》·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孙复撰。复有《春秋尊王发微》,已著录。案《文献通考》载孙复《睢阳子集》十卷。
《虚斋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蔡清撰。清有《易经蒙引》,已著录。《明史·艺文志》载清《虚斋文集》五卷,与此本合。盖
《月湖集》·四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廉撰。廉字方震,丰城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恪,事迹具《明史·
《沧洲集》·十卷、《续集》·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张泰撰。泰字亨父,太仓人,天顺甲申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事迹具《明
《草亭文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彭任撰。任字逊仕,号中叔,宁都人。同邑魏禧尝集同志九人,讲学於“易堂”,任其一也
《石秀斋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莫是龙撰。是龙有《画说》,已著录。是龙书画皆有名,而为诗不屑深思。《明诗综》载有《
《东莱集》·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其生平诗文,皆祖谦殁后,其弟祖俭及从子乔年先后
《念初堂稿》·四卷、《续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嘉谟撰。嘉谟,庐陵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隆庆庚午
《二酉园诗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陈文烛撰。文烛字玉叔,沔阳人。嘉靖乙丑进
《雪石堂诗草》·(无卷数,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尔忄举撰。尔忄举字敬又,宜君人,康熙己未尝荐举博学鸿词。其诗刻意摹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