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永乐大典本)
宋赵蕃撰。蕃字昌父,号章泉,先世郑州人。建炎初,其曾祖旸官於信州,因家焉。蕃以旸致仕恩补官,后终於直秘阁。蕃始受学刘清之。年至五十,乃问学於朱子。《朱子文集》与蕃尺牍凡六首。蕃与朱子往还诗及他作之称述朱子者,二十馀首。朱子《答徐斯远书》有云:“昌父志操文词,皆非流辈所及。且欲其刊落枝叶,就日用间深察义理之本然,庶几有所据依以造实地,不但为骚人墨客而已。”所以援引之者甚力。然蕃本词人,晚乃讲学,其究也仍以诗传,与涧泉韩淲有二泉先生之称。淲集久佚,今从《永乐大典》裒辑,已别著录。蕃集世亦无传,而《永乐大典》所收颇富。并为采掇编次,依旧本标题,釐为《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共二十六卷。而以蕃本传及刘宰所作墓表附录於后。初,蕃为太和簿时,受知於杨万里。万里赠诗有云:“西昌主簿如禅僧,日餐秋菊嚼春冰。”又云:“劝渠未要思旧隐,且与西昌作好春。”又赞其写真云:“貌恭气和,无月下推敲之势。神清骨耸,非山头瘦苦之容。一笑诗成,万象春风。”刘克庄跋亦云:“近岁诗人,惟赵章泉五言有陶、阮意。”《诗人玉屑》载蕃《论诗》一则,以陈后山《寄外舅诗》为全篇之似杜者。后戴式之《思家》用陈韵,又全篇之似陈者。观其持论,其诗学渊源亦可概见矣。又张端义《贵耳集》称:“蕃与周必大同里。必大当轴,所任但一酒官,五十年不调。(案‘五十年’疑当为‘十五年’之讹。)寿九十馀,公朝尊老,以秘阁正郎聘之,不至。”则蕃之恬淡自守,人品本高,宜其诗之无俗韵也。
《密娱斋诗稿》·一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邓汝功撰。汝功字谦持,聊城人,乾隆乙未进士。传胪后即病归,未及释褐而卒。是集
《朴学斋诗集》·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林佶撰。佶有《甘泉宫瓦记》,已著录。佶工於楷法,文师汪琬,诗师陈廷敬、王士祯。
《抗言在昔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冰壶撰。冰壶字心玉,山阴人。是编皆咏古七言绝句,而多考证文史,与他家咏古评论
《九灵山房集》·三十卷、《补编》·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戴良撰。良字叔能,浦江人。尝学文於柳贯、黄溍、吴莱,学诗於余阙
《陈如冈文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大科撰。大科字思进,号如冈,南通州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
《性影集》·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时宪撰。时宪字若千,号禊亭,太仓人。康熙己丑进士,由宜兴教谕,改翰林院庶吉士。是
《果堂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彤撰。彤博究古籍,精於考据。所著有《周官禄田考》、《三经小疏》,皆已著录。是集
《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附《语录》·四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宋陆九渊撰。九渊字子静,金谿人。乾道八年进
《龟巢集》·十七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谢应芳撰。应芳有《思贤录》,已著录。《集》一卷为赋,二卷至五卷为诗,六卷至十一卷
《姚文敏集》·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姚夔撰。夔字大章,桐庐人,正统壬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敏,事迹具《明史》本传
《金文通集》·二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金之俊撰。之俊字岂凡,吴江人。前明万历己未进士,入国朝,官至中和殿大学士,文通
《九谷集》·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方殿元撰。殿元字蒙章,九谷其别号也,番禺人。康熙甲辰进士,历官郯城、江宁二县知县
《东观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魏野撰。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先世蜀人,徙於陕州。真宗闻其名,召之,不出。天禧三年卒
《秋锦山房集》·二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李良年撰。良年字武曾,秀水人。康熙己未,尝荐举博学鸿词,初冒姓虞氏,名兆潢
《陵川集》·三十九卷、《附录》·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郝经撰。经有《续后汉书》,已著录。其生平大节,炳耀古今,而学问
《刍荛录》·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冯恩撰。恩字子仁,华亭人。嘉靖丙戌进士,官南京监察御史,以疏论张璁、汪鋐、方献夫
《汪山人集》·十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汪少廉撰。少廉字古矜,休宁人,嘉靖中布衣。其集第一卷为赋,二卷至十六卷为诗,末
《宝庵集》·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顾绍芳撰。绍芳字实甫,太仓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赞善。是编前有冯琦三《太史
《北溪大全集》·五十卷、《外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陈淳撰。淳有《北溪字义》,已著录。其生平不以文章名,故其诗其
《突星阁诗钞》·十五卷(检讨萧芝家藏本)国朝王戩撰。戩字孟穀,汉阳人。新城王士祯最称其《池阳山行》长句,以为突过欧阳修《